比特币文艺复兴:数字世界的拟物倾向与复古主义

24-04-26 14:51
阅读本文需 20 分钟
总结 AI 总结
看总结 收起
原文来源:TH 列国游记
原文作者:唐晗


「以 POW 为时间,以 UTXO/Cell 为空间,以能源为驱动,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世界。」

比特币文艺复兴是大家都在谈论的话题。不少项目方将自己放置在这个旗帜下,来对自己当下的行为作出解释。目前,这股浪潮更多的是指在资金、共识和开发者更多地向比特币生态聚集。但也许我们可以对这股浪潮做更深的思考:它究竟是什么?它会留下什么?


我认为比特币文艺复兴是两种基本价值主张的复兴,一个是 POW,另一个是 UTXO。前者和 POS 相对,后者和账户模型相对,而 POS+Account 模型的代表者正是以太坊。这场比特币文艺复兴将意味着,区块链行业经过长达十五年的发展后,正在实现从以以太坊引领的 POS+Account 路线,向比特币所引领的 POW+UTXO 路线回归。


但为何如此?人们究竟对什么感受到了厌倦?在人们像比特币回归的时候,一种可能被构想的世界究竟如何不同于以太坊?(除了中本聪消失让比特币成为无主之地这件事情外。)


一、拟物倾向与复古主义


如果你仔细翻阅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白皮书,将能够感受到这两个系统究竟如何不同。在比特币的白皮书摘要中,中本聪将比特币定义为「一种完全的点对点电子货币」。我们能够找到比特币在现实世界的参照物:现金。现金的特性是:允许在线支付从一方直接发送到另一方,而不需要通过一个金融机构。这就构成了一种拟物。而在以太坊的白皮书中,则不存在这种参照物。我们将在文章的稍后部分来谈论这件事。



中本聪发明比特币的原因之一,是因为这种点对点的电子货币在数字世界不存在,但又被需要。当时正是 2008 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之时,不少银行倒闭,人们存在银行中的钱无法取出。因此,虽然银行转账提供了数字支付的方式,但依赖于第三方这件事情让大家意识到:实际上这并不是我的钱,我只是持有银行账本中的状态余额。真正的「电子现金」并不存在,就更不存在我持有「电子现金」这件事。


中本聪做了一件事情:他成功实现了对现实现金的数字拟物。这种拟物是如何实现的呢?他以 POW,即工作量证明为基底,为电子现金提供安全性支撑(实际上 POW 起到的作用可能远超于此)。POW 将系统的安全性最后归结于现实世界的算力和能源。他又以 UTXO 为载体,模拟出现金的躯体,将属于用户的钱存放在 UTXO 中。归属关系通过私钥这把「锁」解决了。


比特币对电子现金的拟物是十分成功的。POW 统一了数字世界的安全性和现实世界的安全性基础,都将其构建在能源上;而 UTXO 则提供了独立且互不干扰的数码物躯体。两者结合在一起,塑造了一种深深的在数字世界效仿现实的拟物倾向。如果称以太坊为激进主义,则或许可以称这种数字世界拟物为某种复古主义。


二、为什么向现实复古?


这种复古主义暗含了这样一种洞见:现实世界背后有某种更深的智慧值得数字世界借鉴。这种洞见时常被人遗忘,因为人们创造数字世界正是为了超越现实。但我们还是可以通过几个例子,来理解这个观点:


· 你在某个游戏中持有一个道具,例如一把黄金宝剑。然而,由于游戏开发者资金短缺,一年后他们关闭了服务器,这把黄金宝剑也因此消失了。试想在生活中,你持有的黄金宝剑可能突然间消失吗?

· Vitalik 曾经钟爱暴雪游戏里的术士角色。有一天暴雪突然决定取消生命虹吸的技能,他因此痛哭,并且走向了反抗中心化互联网平台的道路。试想在现实生活中,一群天赋异禀的人可能突然被另一个公司高管抽干技能吗?

· 你所钟爱的某个博客网站,被勒令关闭。甚至整个网站都不再能找到关于他的痕迹,两年后网络上甚至连这个人的痕迹也找不到了。试问在现实生活中,一本书是说消失就可以消失的吗?……


我们可以想象那种疯狂地、远离拟物倾向的数字世界:可以随时 404 的新闻网站。无法被持有的水杯。可以随时被取消能力的游戏角色。你会觉得有些不对劲,但究竟是哪里不对劲?



答案是:它让我们生活在一个脆弱的、谄媚(一种高级控制手段)的、与现实伦理高度不一致的控制系统中。这种系统里的数码物有拟像却没有坚实的存在,或者说不能自在,必须依靠某个第三方平台才能存在。然而,我们却向这些拟像投射了大量的情感、时间和信赖。我们所投射的情感,最终也变成了被平台控制的筹码。


人出于本能去爱,包括爱和信赖甚至不能自在的、被人所设计的数码物。当爱被批量、系统地利用和操纵时,我们就丧失了生命的实感。


现实暗含了某种坚实性,这种坚实性是伦理和道德(隐私、人权、自由、责任、崇高)诞生的基础。这或许是数字世界向现实复古的原因。


三、比特币拟物主义倾向的表征


让我们回到比特币。在比特币生态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强烈的拟物倾向。比特币在模拟电子现金,而比特币的开发者们也在现实世界找到了不同带来他们灵感的物品加以模拟。以下是一些供大家参考的案例:


比特币:电子现金


Lock:锁,后面在 Peter Todd 那里延伸为一次性密封条


RGB 协议:苏格兰地契(只在比特币上存放 Commitment)


Ordinals 协议:染色聪(序列号)


Atomical 协议:数字物质理论


Runes:将比特币视为石板


KeyChat:邮票、信封


沿用了比特币设计思路的 CKB:细胞(数据在 CKB 存在的基本单位)


Spore Dob 协议:可以在细胞内内置 DNA 和解释器


这里面的每一个案例都可以拿出来讲很久,因此我不打算在本文中一一扩展关于这些案例的细节。我想分享的是:虽然比特币的构造十分简单,但不同的开发者似乎能在这个简单的构造里找到不同的视角,来构造他们的世界。就像一棵树,有些人看中了树的叶子,因为叶子有柔软的特性,所以用它来编织花环;有些人看中树的枝干,用它来造房子;还有些人看中了树皮,用它来烧火取暖。还有些人受树的启发,种下了一片树林。


这是因为物一旦出现,理解就必然是多样的。不同人以不同的视角来看比特币,最终得到了不同的比特币,而不同的比特币又重合在了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一条名为比特币的链上,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共识。


然而,我们似乎很难在以太坊上看到这件事。


四、以太坊并非是拟物的


如果你去翻阅以太坊的白皮书,就不会看到比特币那样的拟物倾向了。最开始,以太坊就是功能导向的,它没有要在现实中模拟的物品,是为了便于开发者开发链上应用而出现的。以太坊自始至终都和智能合约四个字绑定在一起。



但我想说,在现实生活中,存在者从来就不可能是功能导向的。存在者必须先存在,然后再在实践中被理解和挖掘出不同的功能。就像是一棵树。树从来不是为了给你当柴火烧而存在,它就是默默存在在那里。只要能源不枯竭,它的生命没有终结,就可以一直存在下去。只是在你和它互动的过程中,才发现它可以有各种各样的功能。


POS 未能赋予以太坊上的资产和现实同构的能源基础。尽管在 POS 和 POW 谁更安全的问题上,人们已经经过了无数次争论,并且两方的支持者各自找到了自己能够心安的角度,但在拟物这件事情上,POS 和 POW 已经奔向了两个世界。POS 的世界,是一个更加人治的世界;而 POW 的世界,企图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实现一个统一的成本结构,即:为了让存在者存在,就必须付出能源成本。


在现实中,存在从来不是谄媚或轻松的,而是费力的。存在者无时无刻不在面对熵增。想想看,如果你一周不打扫你的家,它就可能落满灰尘。也许你不想自己扫地,而是用一个扫地机器人来清理房间,那你得给扫地机器人充电。另一个例子:如果你不摄入能量,不吃饭,作为生命体的你就会死掉。这都是很基本的常识。


让某物存在需要能源支撑,以对抗熵增。这一点,在 POW 所构建的世界里被继承了下来。为了让链上世界存在,POW 链必须源源不断地耗费能源。POS 的支持者们认为这样不环保且从安全性角度来说没有必要。但是,能源消耗模拟了与现实类似的成本结构,这种成本结构构成了人们将伦理延伸到数字空间、确认数码物实在的基础。我将在另一篇文章中详细论述这件事。


以太坊的账户模型固然也有利于更多开发者开发应用,然而,这种模型天然决定了以太坊不可能是拟物的。它更类似于一种关系性存在,即所有物的存在是状态式的,需要在世界状态树里找到自己的状态和位置。它做不到 UTXO 那种坚实和稳固性。我们很难想象现实世界中一个苹果可能受千里之外杯子的影响,但在以太坊的世界里则是这样的,因为那里根本不存在独立的苹果和杯子,有的只是一个又一个的状态,只不过这种状态并非只受控于某个第三方。合约被攻击、资产被盗是以太坊上常有的事件。


或者说,以太坊里无物存在。


在某种程度上,无物存在让以太坊生态的创新受限于领导层对叙事的更新。如果有物存在,人们就可以根据对物的观察,从不同的视角挖掘它的功能,将其制造成不同的东西。例如,Peter Todd 在比特币身上找到了一次性密封条;Casey 在比特币身上找到了铭刻历史的石板。虽然中本聪最开始真的只是想构建电子现金,但你看,一旦物存在,不同的视角就是可以将其创造成不同的东西。一棵树就是可以被用来做房子、当柴火、做根雕……


因为无物存在,所以以太坊的领导层就必须要给出以太坊是什么的定义,尤其要不断给出其功能上的指向。既然是功能性的,就需要不断去优化这种功能,随着而来的就是越来越激进的参数改进、功能集成……但这样做容易失去方向。


五、回到 NFT:可以用数码物取代你吗?


让我们回答文章最初的问题:当我们从以太坊回到比特币后,会发生什么变化?比特币文艺复兴会留下什么?


一个很自然的趋势是:基于 POW 和 UTXO 构建一个真正的全链数码物的世界,或者说自主世界。


尽管以太坊社区也有人讨论全链游戏,但在两种完全不同的世界技术架构下,全链游戏指向的世界是不同的。CKB 的架构师 Jan 说过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话是:「以 POW 为时间,以 UTXO/Cell 为空间,以能源为驱动,我们可以得到一个世界。」POW+UTXO 本身就构成了对现实世界的模拟,这个世界拥有自己的内在时间,并为世界内的数码物制造了独立的互不影响的躯体。人们可以通过「Ghost in the Shell「的模式,在已有的空间躯体内写入内容,来构建数码物。而 POS 的链则没有自己的内在时间,链内也没有像 UTXO 那样独立的物的概念,里面的」物「更类似于一种关系性存在,本质上是记录在全局账本上的状态。


在 POW+UTXO 链(不只是比特币)上,我们可以去构想这样一种数码物:这种物为了维持自己的存在,和现实中的物一样需要能源,且耗费的是一样的能源。也可以去构想这样一种世界与物的关系:构造一种数码物,当该世界(也就是区块链)存在时,数码物从物质结构上存在。其存在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人不能破坏,或者更改它。从这个意义上讲,数码物的存在与该区块链的存在在安全及效力上是等同的。


我们无法想象,一个在以太坊上的 NFT 存在的坚实性和以太坊本身是等效的。在通常情况下,NFT 图片存在于链外,在以太坊上仅仅只有一个合约状态,且允许编程,并不是物本身。允许开发者尽可能灵活地编程,曾经是以太坊非常骄傲的一个 feature。但在构造自主世界的时候,这种人类中心主义的倾向,反而令世界里的关系性存在变得脆弱而不坚实。


NFT 是上一轮牛市元宇宙概念爆发的核心,也是以太坊生态大爆发的关键因素,它贯穿了整个牛市。无论是加密艺术、PFP 小图片,还是元宇宙、GameFi,包括后面的 DAO 和 SBT,其实都离不开 NFT。可惜的是,以太坊上的开发者们试图围绕着 NFT 来构建链游,最后却只能收敛于 GameFi;具有理想的开发者们试图开发全链游戏,最后演变为一套被称为 AW 的设计理念,但却难以落地。


我相信这一切都将在比特币生态重头来过,但实现的路径、人们的理解以及最终呈现的气质会非常不同。比特币的拟物倾向与复古主义将伴随开发者。好的开发者不应该思考如何快速地将以太坊上已有的世界搬运过来,而应该思考如何在这篇坚实的土地上构建新的规则和新的世界。这也许将是本轮牛市的最大创新所在。


原文链接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本平台现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协议,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账户, 可以登录 后发表评论
选择文库
新增文库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库
仅自己可见
公开
保存
纠错/举报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