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alent Network:去中心化基礎設施賽道的遺珠

24-01-24 22:00
閱讀本文需 51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原文標題:《Covalent Network:去中心化基礎設施賽道的遺珠》
原文作者:Alex Xu,Mint Ventures 研究合夥人


1. 報告重點


1.1 核心投資邏輯


Covalent 是一個處於快速發展賽道的頭部項目,各項業務資料處在快速上升階段,營收資料放量中。就收入水平來說,Covalent 擁有比目前賽道的頭部項目The Graph 大幾倍的收入,似乎取得了更好的PMF(Product Market Fit),然而由於目前其收入流尚未上鍊,市場投資者對此可能存在較大的認知差。


新業務方面,其在開發的以太坊回溯機(Ethereum Wayback Machine)作為一種長期的blob DA(blob 是以太坊EIP4844 升級後的新資料儲存結構,存放不需要永久鏈上儲存的資料)方案,也正切合當下的市場熱點。


團隊方面,創始團隊擁有與賽道匹配的職業履歷和創業背景,投資方也基本囊括了行業頭部的各類產業方,包括公鏈基金會、頭部交易所、主要客戶等等。


1.2 主要風險


1. 如果其他使用者量較大的中心化區塊鏈數據服務機構,例如Alchemy、Infura、Quicknode 等從RPC 開始向下游的數據索引服務賽道進軍,提供同類的數據索引服務,可能會對Covalent 的市場份額和定價形成擠壓。例如 Alchemy 在 2023 年 9 月完成了對資料索引平台 Satsuma 的收購。


2. 數據索引是一個相對冷門、大眾投資者感知較少的賽道,目前來看仍然沒有受到投資者關注,這一趨勢在賽道缺少熱點事件的情況下可能會延續。


1.3 估價


比起同賽道的龍頭專案The Graph,有較大的估值吸引力。


2. 專案基本狀況


2.1 業務定位


Covalent 提供的是區塊鏈資料索引(Blockchain Indexer)服務,其提供了一套統一的區塊鏈資料 API,允許開發者在多個區塊鏈之間使用查詢。


在說明資料索引服務之前,有必要對它的上游服務—區塊鏈節點和區塊鏈 RPC—進行簡要說明。


區塊鏈節點:


區塊鏈節點是構成區塊鏈網路的基礎元素,每個節點都存有區塊鏈的完整副本(或在某些情況下是部分副本,如輕節點)。節點透過共識機制同步並驗證所有的交易和區塊,確保網路的資料一致性和安全性。


區塊鏈 RPC:


RPC 是一種允許外部客戶端與區塊鏈節點進行互動的服務介面。它是一個中間層,提供了一組標準化的命令或函數調用,從而讓開發者能夠執行諸如讀取數據、發送交易、執行智能合約函數等操作。


區塊鏈索引:


區塊鏈索引是基於區塊鏈節點和RPC 的數據服務,它透過RPC 從區塊鏈節點讀取數據,然後對這些數據進行處理和組織,創建一個高效的查詢資料庫。這樣,用戶和應用程式可以快速地檢索他們需要的信息,而不必直接從區塊鏈節點進行複雜的查詢。


簡單說,節點、RPC 和索引服務三者的關係是:區塊鏈節點是資料的源頭,RPC 服務是存取這些數據的通道,而索引服務是資料的加工廠,優化了資料的檢索和使用。


在區塊鏈資料索引賽道,既有中心化服務商,例如@Bitquery_io,@etherscan,@MoralisWeb3,@blockvisionhq等,也有去中心化的服務商,其中最知名的就是The Graph。


此外,在Messari 2023 年發布的Depin 賽道Mapping 中,把資料索引也納入了Depin 的範疇,歸類於Depin 的「數位資源網絡」大類,其中The Graph 和Covalent 都作為代表項目出現在圖中。


圖片來源:Messari


2.1. 1 使用者群體


Covalent 的客戶以B 端為主,其中既有Dapp 項目,如各種Defi,也包含許多中心化加密公司,如Consensys (投資看板), CoinGecko (資產行情), Rotki (稅務工具), NFTX (NFT 策展), and Rainbow (加密錢包) 等。


2.1.2 價值主張


區塊鏈世界的經濟規模正在指數級增長:更多的生態系統,更多的L1,以及更多的Rollups。


越來越多的用戶和經濟活動意味著更多的交易和更多的數據,所有這些數據都由區塊鏈節點分散式存儲。這一方面意味著資料的去中心化、開放和可訪問性,但同時也意味著資料的複雜、龐大和讀取低效,僅太坊區塊鏈的資料大小就已超過1TB,資料面臨「讀取和解析可拓展性”問題。


當應用程式(如錢包、NFT 市場或是更複雜的web3 產品)需要來自多個區塊鏈的數據,並且這些區塊鏈當具有不同的輸出格式時,情況會變得更加複雜。 Covalent 建立了一個協議,可以標準化來自各個區塊鏈的數據,即「統一 API(Unified API)」。這個統一的 API 允許用戶和 dApps 以結構化的方式獲取所有的鏈上數據,他們可以將其整合到現有的產品中,而無需自己進行繁瑣的數據處理。


圖片來源:Covalent 文件


區塊鏈的索引層應該是最大程度上靈活的,以適應未來幾年市場上將推出的各種產品和服務的多樣性,並且應該最大程度上減少信任。 Covalent 在資料索引上的價值主張包括:


· 資料可驗證。透過加密證明實現無需信任的資料驗證,使Covalent 能夠透過讓任何人作為區塊樣本(Block Specimen,即基於原始鏈上資料構成的新資料結構包)生產者進入網絡,並透過抵押和削減(slash )機制激勵他們保持誠實,從而實現基礎設施的去中心化。


· 可擴充性。 Covalent 是一種適用於新的 EVM 區塊鏈和應用鏈的即插即用解決方案,上手時間不到一週。對於非 EVM 區塊鏈,只需遵循區塊樣本標準從鏈客戶端中提取資料。


· 資料可組合性。 Covalent 的標準化資料模型允許開發者像處理資產一樣,無論資料鍊是什麼,都可以包裝、混合和分叉資料。


· 無程式碼解決方案。 Covalent 的統一 API 的無程式碼功能為分析師、開發人員和其他非技術使用者在視覺化層面的工作提供了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在基礎層數據上創建類似於數據透視表的內容,以獲取諸如 24 小時交易量、NFT 歷史底價和跨網絡的聚合錢包代幣餘額等資訊。


· 靈活性。 Covalent 遵循「提取-加載-轉換」(ELT)的資料整合模式,其網路從區塊鏈中提取資料並載入到資料倉儲中。然後,客戶在查詢時根據需要對其進行轉換,以提供所需的資料。相較之下,Graph 基於子圖(subgraph)的索引器遵循「提取-轉換-載入」模式,其中提取的資料首先被轉換為特定用例的子圖,靈活性更差。


圖片來源:Covalent 文件


2.2 業務邏輯


2.2.1 產品機制


Covalent 目前的核心產品是統一API(Unified API),該API 在兩個模組之間傳輸資料:客戶端和伺服器.透過 API,伺服器可以控制其係統並回應客戶端請求。使用者(如應用程式開發人員或分析公司)從 API 中提取數據,而數據提供者(目前主要是 Covalent 自己,後續會向第三方開放)保持所有權。儘管許多公司已經建立了伺服器端的基礎設施來提供對區塊鏈資料的訪問,但大多數公司自建的伺服器端僅限於 RPC 層,往往只獲取目標鏈的未經加工的基礎區塊鏈資料。


Covalent 的業務流程,圖片來源:Covalent: A Unified API for Retrieving Blockchain Data


所謂「基礎區塊鏈資料」,說的是透過 RPC 可以直接從區塊鏈上查詢到的資訊。與之相對的是更深入的資料分析,例如複雜的查詢、資料的關聯分析、歷史資料的趨勢分析等,這些通常需要更高級的資料處理和索引服務來提供,即 Covalent 和 Graph 提供的服務。


Covalent 的協議比傳統方法更深入:它從各種區塊鏈中提取數據,將該數據上傳到存儲實例*中,對存儲的資料物件進行索引和轉換,並將資料載入到本機資料倉儲中,供API 使用者查詢。在整個過程中,它向 Moonbeam 網路發送證明,以驗證每個步驟完成的工作。簡而言之,Covalent 透過加密方式確保和標準化了所有提取的區塊鏈數據,使開發人員可以以統一的方式從任何鏈查詢,因此稱為統一 API。


儲存實例:資料實例它包括資料庫軟體和與之相關的記憶體結構和後台程序。一個資料庫伺服器可以運行多個實例,每個實例管理自己的資料和進程。


基於統一 API,為了方便客戶的整合以及在產品端的展現,Covalent 也推出了對應的工具包。


GoldRush


GoldRush 是Covalent 提供的開源的模組化的區塊鏈瀏覽器和工具包,可以為各類的Dapp 和Web3 應用所整合。


案例場景:


· 像 Blur 或 NFTx 這樣的 NFT 市場。平台上的每一筆NFT 交易,都可以連結到像Etherscan 這樣的區塊瀏覽器上來進行查詢,這會將用戶帶離你的平台,中斷用戶體驗,並且區塊鏈瀏覽器對許多大眾用戶來說過於技術化,難以理解。


· Web3 遊戲面臨相同的挑戰:使用者不應該在遊戲中停下來去區塊瀏覽器上驗證和檢查交易。許多遊戲內的交易都是獨特且複雜的,而區塊瀏覽器無法捕捉到這些細節,或以正確、直觀的方式展現它們。


類似的場景中,你作為Blur 或web3 遊戲方,就可以直接把Covalent 的GoldRush 模組整合到自己的應用程式內,以使用者體驗更好的方式展示各類數據,提供互動。


圖片來源:https://www.covalenthq.com/products/goldrush/?component=NFTWalletTokenListView


在大概講明白Covalent 的產業機制之後,我們來看看其是怎麼融入代幣機制的。


2.2.2 去中心化設計


Covalent 的去中心化網路將有多個網路參與者,稱為「運營商」。目前,只有 2 個網路營運商角色是活躍的,即區塊樣本生產者(BSP,Block Specimen Producer)和 Refiner。截至 2023 年 12 月,Covalent 有 15 個 BSP,其中包括 Chorus One、Woodstock、StakeWithUs 和 1kx 等。


BSP 提取原始區塊鏈資料並建立一個名為區塊樣本(Block Specimen)的資料物件。 BSP 標準承諾使區塊鏈資料在執行環境之外可組合和可重複使用。然後,BSP 將區塊樣本上傳到儲存實例,創建儲存區塊樣本的雜湊(或證明),並將證明發佈到 Moonbeam 上的 Covalent 的 ProofChain 智能合約。一旦證明記帳到 Moonbeam 上,其他網路節點就可以驗證 BSP 的工作。


基於Moonbeam 的證明和資料儲存方案僅為暫行,後續Covalent 會上線自己的L1 用於記賬,並將CQT 代幣的質押遷移到以太坊,遷移工作預計今年的2 月底開始。


Covalent 去中心化資料索引網路業者設定角色有4 個,分別是:


· Block-Specimen Producer(BSP),已上線,當BPS 將區塊鏈原始資料上傳到儲存實例時,他們可以選擇在本地運行該實例,或者付費讓儲存運營商來運行它。儲存運營商應透過 IPFS 載入並本地儲存來增加證明的資料可用性。以下為 BSP 的質押者情況,目前質押的 APR 在 10%+。


https://www.covalenthq.com/staking/#/


· Refiner,已上線,從儲存實例中取出區塊樣本(Block Specimen),將原始資料轉換為可查詢的資料對象,稱為區塊結果(Block Result),並發布驗證工作的證明。以下為Refiner 的質押者清單:


https://www.covalenthq.com/staking/#/


· Query Operator,在回應API 查詢之前,Query Operator 將轉換後的資料載入到本機資料倉儲(data warehouses)。


· Delegator,每個網路業者在 Delegator 確認特定期間的每個證明後,都會得到他們履行職責的報酬。在付款之前,一組 Delegator 會從網路營運商的總體集合中隨機選擇,作為在經過審計的時期擔任 Delegator。


目前的經營者均由Covalent 基金會設定的白名單角色擔任,後續將逐漸開放給更多申請者:



以上所有的運營商分工協作,以分散式、抗審查的模式,實現了數據的儲存、分類處理、回應查詢以及責任監督,在最終的網路形態中,各個角色都有對應的代幣激勵機制。


2.2.3 其他業務


Ethereum Wayback Machine( EWM)



在以太坊的改進提案EIP4844 執行之後,將會引入「blob」這個新的資料結構,Blob 資料主要用於儲存那些不需要永久保留在區塊鏈上、又需要在短時間內透過網路傳播的資訊資料。例如:


1.批量交易資料:對於那些需要處理大量交易的應用程式(例如,CEX 交易所批量處理提款),blob 資料可以包含這些批量交易的信息,使得它們可以作為一個整體被有效地處理。


2.零知識證明:複雜的加密證明,如 zk-SNARKs,可能需要傳輸大量的輔助資料。 Blob 資料可以用來儲存這些證明的輔助訊息,以便在不佔用主鏈太多空間的情況下驗證證明。


3.鏈下狀態:對於某些擴展性解決方案,例如狀態通道或側鏈,可能需要定期將鏈下狀態的快照或證明提交到以太坊主鏈。 Blob 資料可以用來包含這些狀態的資料。


4.大型資料集:對於需要處理大型資料集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s),例如去中心化的社群媒體平台或資料市場,blob 資料可以用來儲存使用者產生的內容或其他大型資料集。


5.批量簽名資訊: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驗證大量的簽名,例如在多方簽名或批量授權操作中。 Blob 資料可以包含這些簽章資訊。


blob 作為一種暫時儲存在以太坊網路上的數據,是否保存、保存多久,都由節點自行決定,而這就構成了blob 數據的「長期數據可用性問題」。


Covalent 的以太坊回溯機(Ethereum Wayback Machine)就是為了解決長期資料可用性,而推出的開源解決方案。其目的是為 blob 數據的需求方提供非中心化、具有密碼學安全性的歷史數據,我們可以把其理解為一種 DA 解決方案。


對於以太坊回溯機的具體技術機制,受限於篇幅,筆者在此不做詳述。我們只需要知道,以太坊回溯機同樣利用 Covalent 的網路和資料索引機制,來確保歷史區塊鏈資料的可存取性和可用性。透過使用以太坊回溯機,任何人都可以重建區塊鏈的全面表示,並基於此創建具有規範化模式的資料庫。


關於以太坊回溯機的更多信息,可以透過https://www.covalenthq.com/blog/the-ethereum-wayback-machine/進行了解。


目前產品正在開發中,尚未正式上線。


值得一提的是,同樣瞄準blob 去中心化儲存的專案Ethstorage 在23 年7 月的種子輪中,獲得1 億美估值的700 萬$投資。


基於以上對產品機制、去中心化設計的講解,我們至此可以對 Covalent 的商業模式進行總結。


2.2.4 商業模式


Covalent 的商業模式來自於需求方為數據需求支付費用(早期將透過Covalent 進行),而費用將支付給網路營運商們,網路營運商需要質押計畫代幣CQT 來提供服務。具體流程如下:


當個人呼叫 API 時,他們將以美元計價的穩定幣支付,例如 USDC。合約隨後將使用這些 USDC 在二級市場購買 CQT,推動對該代幣的需求。然後,CQT 被分配到節點的錢包中,作為回應 API 查詢的獎勵。


1.應用程式/開發者將穩定幣資產充值到 Covalent 協議的智能合約中。


2.應用程式查詢 Covalent API。


3.在將相應的查詢請求發送給運營商之前,會檢查充值帳戶中是否有足夠的資金。


4.查詢請求被傳送給查詢運營商以滿足請求。


5.所需資料被傳送回應用程式。


6.Moonbeam 帳本上會記錄正在使用的數據,哪些業者在滿足請求以及他們的成本。


7.網路合約、CQT 與所執行工作之間的餘額將完成對帳。


8.美元資金從開發者的儲值帳戶中扣除,並透過市場購買機制換成 CQT,然後與驗證者的未結算餘額進行結算。



網路的利潤越大,希望進入網路的業者就越多,CQT 質押需求就越大,質押和付費量就會形成對於CQT 代幣的買壓,當然運營商賣出CQT 兌換為穩定幣,也會形成對CQT 的賣出壓力。


顯然,Covalent 的業務狀況是由外部的資料索引需求決定的,對資料需求的開發者和機構越多,其業務發展就越好。


注意,以上「將收入流買入 CQT 分配給營運商」的業務開關尚未開啟。不過根據官方表示,開關會在近日開啟,並會在鏈上展示此過程。屆時回購將會在 CQT 目前流動性主要所在的 Sushiswap 進行,方便用戶監督。


那麼,Covalent 目前的業務狀況如何?我們從其支援的鏈的數量、用戶資料、定價和收費情況、客戶情況入手來分析。


2.3 業務狀況


2.3.1 索引服務支援的區塊鏈數量


目前Covalent 提供了211 多個鏈的全面歷史交易資料。


2.3.2 使用者數




2.3.3 收費狀況


1. 定價


根據Covalent 提供的價格清單,平台的最小消費單位是“credits”,不同的查詢行為對應的credit 數量不同。


圖片來源:https://www.covalenthq.com/docs/ unified-api/catalog/


以一個小型錢包專案為例,來計算其一個月的索引服務消費:


這個錢包支援三條鏈:以太坊、Polygon、Optimism,對應的日活躍資料如下:


1.Ethereum (7,000 daily active users)


2.Polygon (3,000 daily active users)


3.Optimism (1,000 daily active users)


該應用程式使用 balances_v2 端點向使用者提供數據,每次呼叫餘額,消耗1 個credit。


對應消耗 11,000 credits /天,330,000 credits/月。


假設其為高級會員,對應的消費為:高級會員 50$每月+(330000-100000)*0.001$=230$/月。


2.2023 年收入狀況以及與Graph 的對比


就2023 年的Covalent 整體收入情況,筆者跟官方團隊進行了求證,對方回饋的數據如下:


· 2023 年Covalent 在資料索引上的收入為60 萬美金,23 年也是Covalent 正式開始商業化的第一年,其1 月的初始收入仍是0


· 付費用戶數150+,其中機構和專案方是付費用戶的主力


· 預計24 年收入可達到100% 的成長


而去中心化數據索引賽道的龍頭專案The Graph,其近三個月的年化收入僅10 萬+美金等級。


數據資料來源:https://thegraph.com/explorer/network?chain=mainnet


此外,團隊表示,Covalent 的營收業務流程資料將在未來的幾週內上線,屆時用戶就可以看到Covalent 的收入流情況。


2.3.4 客戶狀況


Covalent 的客戶群以B 端為主,其中主要的客戶門類別包括:


錢包和數據看板:像Rainbow 和Zerion 這樣的熱門錢包和數據看板,使用Covalent API 來為他們的用戶匯總DeFi 和NFT 資產的歷史餘額和利潤。


行情資料:像 CoinGecko 這樣的儀表板可以顯示價格趨勢、流動性和資產投資報酬率。


跨鏈項目:跨鏈流動性聚合器(如 Li Finance)用於存取不同網路以獲取資產價格資訊。


加密稅務:投資組合追蹤器(如 Rotki)可以在稅務報告中提取跨鏈的歷史餘額和定價資料。


Defi:如 Aave、Balancer、Paraswap、Curve、Lido、Frax、Yearn 等整合來自不同鏈的使用者資料。


CEX:為了遵守稅務規定,交易所會提取用戶的歷史交易資料產生報告。


傳統金融以及託管機構:全球最大的財富管理機構富達、四大會計事務所之一的安永,以及 Jump Crypto。


AI 訓練與決策:為Nomis.cc(多鏈身分和聲譽協定)、Network3(分散式運算協定)等項目的AI 模型提供鏈上數據,幫助大模型進行訓練和決策。


其他網路服務:例如一些財經網站,這些應用程式希望在不同網路上顯示 NFT 和 DeFi 部位等加密功能。這些客戶將能夠在不投資額外基礎設施(即運行節點、編寫智慧合約)的情況下利用 Web3。相反,他們將能夠使用 SQL 存取鏈上資料。



分析師:Covalent 的無程式碼解決方案減少了分析師在遵守合規、風險或稅務方面建構複雜儀表板和進行下游分析時的阻力。在分析師模式下,所有請求和回應都變成了類似 Excel 的體驗,可以匯出為 CSV 和 Tableau。


此外,Metamask、Infura、Linea 的母公司@Consensys也是 Covalent 的客戶。


除了Covalent 的直接銷售管道之外,從去年開始Covalent 開始與其他上游RPC 服務商如Chainstack、QuickNode、Infura 合作,透過這些合作商的管道向它們的用戶提供資料索引服務,目前僅Infura 管道產生的用戶付費金額就已經達到6 位數水準。


2.3.5 業務飛輪


圖片來源:https://medium.com/1kxnetwork/indexing-the-universe-of-blockchains -with-covalent-7a9686783dc1


在Covalent 的投資機構1KX 撰寫的報告中,1KX 為Covalent 的業務發展構想了一個自強化的飛輪,簡單來說就是:低延遲、豐富的數據索引→ 更多的B 端客戶, dapp、錢包和機構整合→ 更多C 端用戶請求→ 更大量的索引量和豐富的索引需求→ 更多的CQT 回購分發獎勵→ 更多的網絡節點和CQT 質押→ 更好豐富的數據服務和低延遲。


2.4 團隊、融資與合作夥伴狀況


2.4.1 創辦人和團隊


Covalent 由Ganesh Swami 和Levi Aul 創立和領導。


Ganesh 是一位受過物理學訓練並擁有超過10 年資料分析經驗的人,他的第一家公司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同時還是珠峰攀登的專業人士。 Levi 則在加拿大建立了第一個比特幣交易所,並曾是 IBM 團隊中建立 CouchDB 的成員之一。團隊目前人員預計在 40-60 人左右,包括網路架構師、資料科學家和軟體工程師。


整體來說,團隊創辦人的背景經驗與目前的專案非常吻合,也有很好的創業成功背景。


2.4.2 融資狀況


專案共進行過4 輪融資,總融資金額約1550 萬美金。


圖片來源:https://www.covalenthq.com/token/


圖片來源:rootdata


其中投資方也非常豪華,基本上匯聚了各類Web3 頂級機構,包括Hashed、Dephi Digital 等,其中兩大頭部交易所Binance 和Coinbase 都有投資。


不過專案方最近一輪融資時間在 2021 年 5 月,截止目前已經過了 2 年多。


2.4.3 重要夥伴


除了各類公鍊及客戶是重要合作夥伴之外,在2023 年11 月的伊斯坦堡去中心化RPC 高峰會上,Infura 官宣了與Covalent 的合作關係,其他還包括微軟、騰訊、Pokt network 等機構。



透過合作,infura 會將Covalent 的API 整合到Infura 現有的服務套件中,確保開發者擁有無縫且有效率的體驗,消除進入障礙並加速開發週期。


2.5 項目基本狀況總結


整體來看,Covalent 是個處於快速發展賽道的頭部項目,其各項業務資料處在快速上升的階段,營收資料放量。就收入水平來說,Covalent 擁有比目前賽道的頭部項目The Graph 大幾倍的收入,似乎取得了更好的PMF(Product Market Fit),然後由於目前其收入流尚未上鍊,市場投資者對此可能存在較大的認知差。


新業務方面,其在開發的以太坊回溯機(Ethereum Wayback Machine)作為一種長期的blob DA 方案,也正切合當下的市場熱點。


團隊方面,創始團隊擁有與賽道匹配的職業履歷和創業背景,投資方也基本囊括了行業頭部的各類產業方,包括公鏈基金會、頭部交易所、主要客戶等等。


3. 通證模型


3.1 代幣總量與分配


Covalent 代幣總量為10 億個,具體分配方式如下:



· 代幣銷售:33.4%

· 團隊與顧問:16.4%

· 儲備:18.9%

· 質押獎勵:8%

· 生態:20%


目前代幣流通率為62.5%,處於以下釋放位置:


資料來源:https://messari.io/report/covalent-a-unified-api-for-retrieving-blockchain-data


3.2 代幣用例與需求


· 治理:代幣持有者對改變系統參數的提案進行投票,如新的資料來源、特定地理位置和資料建模要求。


· 質押與驗證:$CQT 是一種質押資產。驗證者透過確保網路資料的完整性來獲得費用。代幣持有者可以委託給驗證者,並透過參與安全機制獲得收益。


· 系統內的經濟結算:付費用戶支付穩定幣購買數據服務,穩定幣會被從市場上兌換為CQT,分配給質押和正常工作的網路業者


· 質押獎勵:質押CQT 本身也會獲得質押激勵,不過這部分收益只持續4 年,用於啟動早期的網路參與者,長期網路營運的費用將由用戶真實需求產生的支付來維護。


整體來說,代幣的經濟模型設計是合理的,尤其照顧到了企業級客戶在支付和預算上的傾向:企業客戶不希望在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上持有容易受到波動的代幣,即CQT。


4. 市場與競爭對手狀況


4.1 市場分層


鏈上資料市場的參與者和層級比較多,我們需要對其進行分類。


其中基於RPC 提供基礎、原生的鏈上資料的服務商,中心化的代表有Infura、Alchemy、Quicknode 等等,去中心化的RPC服務商有Pocket network,其實他們是Covalent 的上游,Covalent 網路的業者同樣從它們身上取得鏈上的原始資料。


Covalent 屬於資料的索引層,即取得資料後的加工和再輸出層,這一層的競爭中,還有@Bitquery_io,@etherscan, @MoralisWeb3,@blockvisionhq等對手,不過它們都是中心化的,而引入了代幣的去中心化索引服務商就是The Graph。


去中心化資料索引層的相對價值在於提供了更強的抗審查性、開放性以及資料來源和建構方式的可驗證性,分散式的工作方式也讓系統不容易出現單點故障。


4.2 競爭對手對比


而與The Graph 相比,Covalent的差異性主要在於:


1. 資料處理方式不同


Covalent 遵循提取-加載-轉換(ELT)資料整合範式,其中網路從區塊鏈中提取資料並載入到資料倉儲中。然後,客戶在查詢時根據需要對其進行轉換以支援所需的資料。相較之下,基於子圖的索引器(Graph)遵循提取-轉換-載入範式,其中提取的資料首先被轉換為特定用例的子圖。



具體來說,好處是:


· 靈活處理下游需求的變化。 由於資料在查詢(轉換)之前進行了非破壞性的標準化(提取-載入),使用者只需更改查詢即可取得不同類型的分析資料。如果協定的智能合約升級,Covalent 使用者只需重新查詢全面的資料集,而無需像在 ETL 範式下那樣修改和重新索引子圖。


· 靈活處理上游需求變化。 隨著區塊鏈變得更加異質,Block Specimen 標準確保 Covalent 的統一 API 可以直接查詢,即使是具有不同交易收據格式和非 EVM 鏈的鏈。在 ETL 範式中,客戶需要為 EVMOS 或 Solana 等鏈重新編寫子圖,但在 Covalent 上,只需一次完成這些鏈的補丁符合 Block Specimen 規格即可。


· 對客戶來說,操作成本較低。 透過 Covalent 的基於 ELT 的方法,客戶的成本主要來自於分析師和 IT 營運人員編寫查詢,而不是開發人員建構和維護子圖。 Covalent 消除了冗餘的資料工程工作,使團隊能夠專注於分析工作,從而幫助他們做出更明智的業務決策。


· 能夠處理需要整個鏈資料的查詢。 這也是為什麼 Covalent 在投資組合追蹤器和稅務報告應用程式中非常受歡迎的原因。透過統一的 API 提供所有資料的事實使得 Covalent 適用於機器學習的努力,例如地址分類和聚類。借助這一點,開發人員還可以將 API 用作整合的單一點,建立一系列資料驅動的應用程式。


· 實現真正的鏈無關資料消費。 Covalent 的區塊樣本生產者將成為來源區塊鏈的全節點營運商,他們將在發布資料到儲存節點之前對鏈上資料進行提取和標準化處理。查詢節點從儲存節點讀取資料以回應外部 API 請求。這意味著客戶可以在非常不同於原始形式的資料上使用相同的查詢,這是 dapp 成為跨鏈本地化的強大特性。


2. 使用者物件的需求差異


使用Covalent的應用程式往往需要通用性強、廣泛適用的數據,它們往往不需要如Graph 的子圖開發者所建構的高度專業化、多樣化的數據集。錢包、NFT 市場和稅務服務等領域的應用更有可能使用 Covalent 推出的官方資料 API。同時,如果應用程式依賴細分市場和場景數據,可能會傾向於使用 The Graph。


3. 生態


圖片來源:https://thegraph.com/explorer?chain=mainnet


子圖數量:The Graph 的第三方自建子圖,遠比Covalent 的第三方C 端點多得多,The Graph 支援的arb+eth 兩條鏈上的子圖數量達到了1500+個,而Covalent 只有十幾個,這個跟其剛開始第三方endpoint(類似子圖)開放不久有關。


網路數量:Covalent 支援的鏈達到 200+,而 The Graph 為 10+,數量有很大的差異。不過主要的業務鏈後者均已涵蓋。


5. 估價


在估價方面,筆者主要採用對比估值,選擇兩個與Covalent 同處於一個賽道的去中心化資料服務項目進行對比,它們分別是The Graph 與Pocket Network。


其中The Graph 是Covalent 的直接競品,估值具有很高的參考性,而Pokt 作為去中心化RPC 服務項目,作為Covalent 同產業的上游,其估值同樣具有一定的參考性。



從估價來看,Covalent 距離The Graph 仍有近7 倍的FDV 估值差距,當我們把Covalent 的年化收入是The Graph 的近6 倍這一因素納入考慮時,這一估值似乎顯得非常誘人。


而與Pocket Network 相比,Covalent 的收入水平更高,但估值更低,但基本上處於同一數量級的估值——即幾億美金級別。不過 Pokt 在過去的 3 個月實現了近 12 倍的漲幅,完成了一輪驚人的「價值發現」。



而CQT 過去3 個月僅上漲80% 左右,更多是在跟隨大盤反彈,尚未獲得大量資金的關注。



6. 風險


關於Covalent,筆者認為有以下兩個主要風險值得關注:


1. 如果其他用戶量較大的中心化區塊鏈數據服務機構,例如Alchemy、Infura、Quicknode 等從RPC 開始向下游的數據索引服務賽道進軍,提供同類的數據索引服務,可能會對Covalent 的市場份額和定價形成擠壓。例如 Alchemy 在 2023 年 9 月完成了對資料索引平台 Satsuma 的收購。


2. 數據索引是一個相對冷門、大眾投資者感知較少的賽道,目前來看仍然沒有受到投資者關注,這一趨勢在賽道缺少熱點敘事的情況下可能會延續。


7.參考資料與致謝


本文章需要感謝Pocket Network 社群的Leo 和Bruce 的審閱和意見。


Messari:Covalent: A Unified API for Retrieving Blockchain Data


1KX:Indexing the universe of blockchains with Covalent


The Graph 資料看板:https://thegraph.com/explorer/network?chain=mainnet


Pocket Network 數據看板:https://poktscan.com/


原文連結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