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Blockchain Economics: How much does it cost to run your own chain?》
原文作者:Sharanya Sahai,Hashed Emergent
原文編譯:0x26,BlockBeats
編按:Galaxy Research 近期發文表示,「自坎昆升級以來,來自Layer 2 的以太坊主網協議收入幾乎為0」。 以太幣在擴容的路上越走越遠,可實際上運轉一個 L2 究竟需要多少成本呢?透過本文的介紹,我們可以了解「一鍵發鏈」L2 專案的真實成本。
過去一年,隨著技術進步、對特定應用場景的關注以及強大的社區參與度,新的Layer 2(L2)解決方案的數量大幅增加。雖然這項發展令人鼓舞,但主要挑戰仍是如何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擴展這些區塊鏈。運行應用鏈已成為解決此問題的關鍵手段,因為應用鏈可以透過模組化基礎設施堆疊中的各種措施來控制區塊鏈的營運成本。
儘管L1——以太坊的具體舉措顯著降低了區塊鏈上的交易成本,但主要的Rollup 和基礎設施服務商也在大力推動進一步提升擴充性,解鎖目前在鏈上執行成本過高的用例。
我們可以透過以下三類來分類和分析這些發展:a)L1 的做法,b)L2 的做法,以及c)模組化基礎設施的做法,所有這些都在減少鏈上交易的進入門檻方面做出了有意義的貢獻。
我們首先來看 L1 措施對合理化以太坊鏈上交易成本的貢獻,例如 EIP 1559 和 EIP 4844(坎昆升級)。 EIP 1559 引入了基礎費用+小費/優先費的概念,以及基於網絡擁堵的動態定價機制,為用戶提供了一種更好的機制來估算成本,並根據他們的優先級和網絡擁堵情況在網絡上交易。而 EIP 4844 透過 Blob 的概念為以太坊引入了一種新的交易類型,使 L2 能夠以 Blob 的形式儲存數據,而不是昂貴的 callData,從而在 L1 結算交易時顯著降低了成本。
Blob 的實施使交易成本大幅下降,原因在於每位元組的存儲成本降低以及每個區塊容量的擴展,因為Blob 與以太坊交易不爭奪Gas,並且不會永久存儲,在大約18 天后會從區塊鏈中刪除。
每個Blob 包含4096 個32 位元組的欄位元素,區塊的Blob 總數上限為16 個,從而提供了約2 MB(4096 * 32位元組* 每區塊16 個Blob)的額外最大容量。目前起步容量為 0.8 MB,目標是每區塊 3 個 Blob,最多可達 6 個(EIP 4844 實施後)。考慮到每區塊歷史上 2-10KB 的 callData 標準,EIP 4844 意味著理論上最多可提高 384 倍的容量。
實際上,EIP 4844 實施後,許多 L2 的費用下降了超過 90%。然而,僅依賴這些升級並不足以讓以太坊實現更大的擴展性。在有成千上萬個 Rollup 的情況下,隨著鏈上大規模應用的出現,儲存空間需求增加,交易成本可能會急劇上升。
上一週期 Rollup 的出現旨在透過將執行移出主鏈,同時從主鏈獲得安全性,大幅減少鏈上操作成本。儘管 Op Rollup 允許單一誠實實體提交「詐欺證明」並因識別不當行為的排序器而獲得獎勵,但 ZK Rollup 則使用零知識證明來證明 L2 鏈已正確更新。
Rollup 執行下列任務:
·排序:依序組織終端使用者交易,分組並偶爾將這些分組批次發佈到L1
·執行:儲存和執行操作並更新Rollup 的狀態
·提出:Proposer 定期更新L1 上的Rollup 狀態根,這對確保區塊鏈保持信任無關和可驗證性非常重要
·狀態根挑戰:提交狀態根詐欺的證據並在L1 上挑戰狀態根(僅適用於Op Rollup)
·證明:產生狀態根狀態更新從Rollup 到L1 的驗證(僅適用於ZK Rollup)
他們透過使用者支付的交易費用(排序器收入)和潛在的MEV(可提取的最大價值)獲利,雖然目前作為策略的一部分,尚未提取MEV。他們的成本主要來自 L2(營運成本)和 L1(數據可用性和結算)成本。希望推出自己鏈的組織,通常只有在預期交易費用能高於這種措施的成本時,才會考慮這樣做。
以太坊等基礎層網路通常因大多數節點需要同步和驗證鏈而對運算和儲存收取更多費用。然而,在 Rollup 中,即使只有一個誠實實體能夠驗證鏈,該鏈也被認為是安全的。因此,Rollup 對計算和儲存的收費較低,但對 rolling up 交易到打包並發佈到 L1 的費用較高,導致 L1 成本在 EIP 4844 推出前,占到 L2 成本基數的 98%。
除了基礎層優化外,L2 還大力推動進一步降低成本,這些措施在文章開頭稱為L2 的做法,主要可分為兩類:產業對齊或公司對齊。
產業對齊舉措包括透過開源 L2 技術堆疊(Rollup 框架)允許新玩家建立自己的鏈。這項波舉措最初由Op Rollup 透過OP Stack 和Arbitrum Orbit 的推出引領,其他成熟的L2 如Polygon(Polygon CDK)、ZK Sync(ZK Stack)和Starkware(Madara Stack)也緊隨其後,透過開源其專有技術推動大規模應用。
公司對齊舉措則是這些鏈透過直接收益/利潤共享模式或間接透過擴展其生態系統的次級效應降低成本,並為其代幣積累價值。 Optimism 的 Superchain 願景、Arbitrum 的擴展計劃、Polygon 的聚合層、ZK Sync 的 Elastic Chain 都是此類舉措的例子。這些項目的具體內容可能有所不同,但共同點是它們都存在一個互聯網絡,提供增強的互通性、多個Rollup 之間的通信以及共享的關鍵基礎設施,如共享的數據可用層、共享的跨鏈橋、聚合證明(僅適用於ZK 鏈)等,以進一步提升資本效率-這是目前以太坊生態系中流動性分散和Rollup 之間互通性不足所面臨的問題。然而,這些堆疊也允許各個鏈根據其在區塊時間、提現期、終局性、代幣使用、Gas 限制等方面的需求進行獨特的定制,從而消除了在公共鏈上運行所帶來的高Gas成本和由於其他應用引發的延遲問題。
儘管這些獨立生態系統專注於成長和應用,我們已經開始看到一些成熟玩家如 Optimism 和 Arbitrum 逐步實現貨幣化。
Optimism 對希望成為其Superchain 一部分的參與者徵收排序器總收入的2.5% 或排序器利潤(排序器收入- L1 結算和數據可用性成本)的15%。 Arbitrum 對使用其堆疊發布L2 的參與者徵收排序器利潤的10%,而包括Polygon CDK、ZK Stack 在內的ZK Rollup 棧目前免費使用,但隨著它們的發展和應用,它們可能會內置可持續的經濟模型。
隨著所有生態系爭相透過獨特策略吸引重要項目,「L2 端大戰」正式展開。 Optimism 宣佈為 Superchain 建構者提供 2,200 萬美元的獎金,根據使用和參與指標提供回顧性空投,而 ZK Sync 則提供 2,200 萬美元 ZK 代幣以吸引 Lens 從 Polygon 遷移到其堆疊上。 Arbitrum 則免費提供其棧,條件是參與者作為L3 在Arbitrum 上發布(指使用L2 作為結算層而非以太坊),因為Arbitrum 透過L3 活動增加受益,這些L3 鏈在其生命週期中將始終向Arbitrum支付結算成本。
儘管這些技術堆疊可用,運行區塊鏈涉及大量的營運開銷、人員、專業知識和資源。希望吸引鏈上使用者的開發者不希望分心於處理鏈基礎架構的運作和維護,而是希望專注於核心業務活動。
這個問題促使 RaaS 服務商的湧現,他們與這些開發者合作,使用成熟 L2 的框架/堆疊將運行鏈的複雜性抽象化。它們提供的服務包括節點操作、軟體更新、基礎設施管理,以及提供 Sequencing、索引、分析等產品。 RaaS 服務商採取了不同的市場佔領策略,有些與特定 L2 生態系統對齊,其他則採取更為框架無關的方法,提供跨所有生態系統的整合。 Conduit 和 Nexus Network 與 Optimism 和 Arbitrum 等 Op Rollup 集成,而 Truezk、Karnot 和 Slush 則專注於 ZK 鏈。另一方面,Caldera、Zeeve、Alt Layer 和 Gelato 提供跨 Op 和 ZK Rollup 的整合。
這些服務商的典型商業模式包括固定費用加上排序器利潤的分成。運行Op Rollup 的月訂閱費用一般在3000 至4000 美元之間,而運行ZK Rollup 的費用可能超過兩倍,達到9500 至14000 美元,原因是生成ZK 證明所需的計算強度極大,以及證明驗證的成本極高。此外,為了對齊 RaaS 服務商和 Rollup 的激勵機制,通常還會徵收排序器利潤的 3-5% 作為分成,允許他們隨著這些鏈的吸引力增強而捕捉經濟上升。
Caldera 正在探索一種不同的模式,即其Metalayer 願景,僅收取2% 的排序器利潤分成,沒有固定成本,旨在使用Caldera的鏈之間實現互通性,無論是Op 還是ZK 系列。
要注意的是,產業的多變以及團隊對這些堆疊,特別是ZK 堆疊的努力,可能會進一步壓縮RaaS 服務商的訂閱成本。此外,由於強大的消費級 Web3 業務稀缺,面向消費者的大型應用程式可能能夠與基礎設施服務商談判更好的經濟共享協議,因此初期定價可能並不標準化。
如前所述,Rollup 的最大支出是 L1 成本,即資料可用性和結算成本。對於處理 1 億次交易的標準 Rollup,L1 成本可能高達每月 2.5 萬美元,這使得 L1 結算僅對最龐大、最常用的鏈才可行。替代結算和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的需求促使專門的玩家在這些層上優化成本和效能。以太坊的數據可用性替代方案包括 Celestia、Near、EigenDA,而前文討論的成熟 L2 旨在成為 Rollup 的結算層,可以將這些鏈分類為 L3。相較於以太坊,這些玩家已將 Rollup 的結算和數據可用性成本降低了數量級。下圖提供了一個粗略的成本對比,顯示如果 Rollup 將 callData 發佈到 Celestia 而不是以太坊,成本會有多大的節省。值得強調的是,隨著交易量的增加,成本節省的差距呈指數級增長。
除了資料可用性成本之外,還存在結算成本,即Celestia 在以太坊上發布標記,指向Celestia 上的相關區塊,以保證Celestia 上發布數據的排序和完整性。
跨模組化基礎架構堆疊的專業玩家的發展,如替代資料可用性和 RaaS 服務商,可以統稱為模組化基礎設施行為。還有其他類別的創新正在進一步優化成本,包括共用排序器(Espresso、Astria、Radius)、證明聚合(Nebra、Electron)等。這些目前處於早期發展階段,我們預計隨著產業的成熟,成本將進一步下降。
運行一條鏈的全部成本取決於每條鏈的具體使用要求,但我們可以大致估算出每月處理200 萬次交易的平均Op 或ZK 鏈使用替代資料可用性解決方案的成本,如下圖所示。
儘管在產業層面和個別鏈層面進行了各種優化,仍需要每月總計10,500 至16,500 美元的費用用於ZK Rollup,以及4,000 至6,500 美元用於Op Rollup,此外一旦鏈開始盈利,排序器利潤還需分享多達20 %。
本文重點介紹的三大類措施將是推動產業普及化的關鍵,最終目標是縮小去中心化應用與Web2 之間成本和便利性的差距。建構者應根據其終端用戶需求、產品優先級、應用場景所需的性能指標以及現有的市場吸引力,仔細評估運行獨立鏈與構建在現有鏈上的成本效益分析。
我們發現,建構解決方案以減少Web3 和Web2 基礎設施之間的成本和性能差異是必要的,因為社會對使用去中心化系統的偏好不足以擴大Web3 的應用範圍,這個挑戰仍然是推動區塊鏈大規模應用的關鍵瓶頸。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