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歷史性的一週過去了,美股比特幣最終都漲了,但市場已經徹底變了! 》
原文作者:鮑奕龍,華爾街見聞
美股波動性罕見超越新興市場和比特幣,同時一向被視為安全資產的美債劇烈波動,這讓投資者開始質疑持有美國資產的明智性。瑞銀認為,一旦全球無風險利率出現波動,意味著所有市場都將被顛覆。分析師 Ed Al-Hussainy 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我其實不擔心衰退,我擔心的是金融危機。」
美股週五重回漲勢,看上去市場風險偏好情緒恢復,但實際上投資者已經開始質疑美國資產的安全性,尤其是美債的劇烈恐懼,讓華爾街的劇烈恐懼,讓華爾街危機再次籠罩,華爾街的恐懼再次籠罩,讓華爾街的劇烈恐懼感,讓華爾街危機再次籠罩,華爾街的恐懼再次籠罩,讓華爾街的劇烈恐懼,讓華爾街危機再次籠罩華爾街的恐懼。
過去一周,美國 10 年期公債殖利率創下 20 多年來最大單週跳升,美股則跳水後又暴漲。表面上看,標普 500 指數週漲超 5%,美債殖利率回到 2 月水平,比特幣收盤走高,似乎一切如常。
然而令人不安的是,本周美股、美債和美元同時下跌的現象,正是典型的新興市場特徵,而非全球最安全資產的表現。尤其本周美國長債出現如此大的波動,流動性危機似乎就在眼前,這讓投資人開始質疑持有美國資產的明智性。瑞銀集團首席策略師巴努·巴韋賈更是表示:
這太可怕了。我們正在重新定義全球無風險利率,如果全球無風險利率出現波動,它將顛覆所有市場。
川普最近的關稅政策不僅損害了對美國經濟的信心,也動搖了投資者對美國政策方向和美元資產的信任。即使以華爾街漫長的歷史標準來看,本週都是一個慘烈的交易週,美股像是坐上了過山車,美債美元的走勢更是暗示美國避險地位似乎不保了:
週一,因所謂的烏龍關稅消息,美股上演 15 分鐘脈衝式巨震,納指10%,暴拉。
週二,不會關稅豁免的消息粉碎美股反彈希望,道指盤中高位狂瀉超 2000 點,標普抹平超 4% 漲幅轉跌,美國國債市場則出現去槓桿式大跌。
週三,美國暫緩部分關稅,三大美股指至少收漲近 8%,標普創 2008 年來最大漲幅,美股交易量創下 300 億股的歷史新高。十年期美債殖利率衝高回落。
週四,全球投資人逃離美國資產,美國股債匯三殺,納指跌超 4%,美元兩年來最大日跌,黃金新高。
週五,聯準會暗示或出手,美股反彈收漲,但美債美元的跌勢,警示著美國避險天堂的地位似乎不保了。
Loomis, Sayles & Company 的投資經理 Andrea DiCenso 表示:“美國市場是否開始表現得像新興市場?毫無疑問,是的,這正是我們所看到的。”
這種情況除了疫情、去年 8 月危機和聯準會激進升息時期外,幾乎從未出現。
Renaissance Capital 的 Neil Dutta 在給客戶的郵件中直言:「標普 500 指數像加密貨幣一樣交易,這可能不是好事。」
美債的波動率在本週躍升,20 年期美債波動率迅速趕上 VIX 美股波動率。
儘管本週 30 年美債跌幅沒有延續上週,出現全面擴大的走勢,但基準 30 年期債券的買賣價差出現了一些裂縫——這是美國國債曲線長期流動性下降的一個收益率。本週價差幾乎達到了整整一個基點,這是自 2023 年初以來從未見過的水平。
美國以外地區對美國股票、固定收益和貨幣資產品質的信心已受損。基金經歷 Nathan Thooft 表示,「問題在於,這是暫時的衝擊還是長期的轉變?我們仍然相信前者。但這並不能否認,一些大型資產所有者正在尋找避險資產的替代品和多元化配置。」
分析師 Ed Al-Hussainy 更是一針見血地指出:
我其實不擔心衰退,我擔心的是金融危機。
金融危機的陰霾,讓全球投資人撤出美國後,湧入歐洲債券市場、黃金、日圓和瑞郎等避險資產,以避免更廣泛的動盪。
德國債券殖利率本週基本維持不變,而美國 10 年期債券殖利率飆升逾 50 個基點,這是自 1989 年以來美國公債殖利率落後於德國公債的最大幅度。與之相對的是,美元指數跌穿 100 心理關口,創下自 2022 年 11 月以來最嚴重的兩週跌幅,歐元兌美元則大幅升值,本週升值幅度升值超過日圓。
極端波動給投資者和交易員帶來了空前的心理壓力,華爾街已出現要求聯準會幹預的呼聲。週五,摩根大通 CEO 戴蒙表示,他預期美國國債市場將出現「混亂」。
「當你有許多波動的市場、國債交易價差非常寬、流動性低時,它會影響所有其他資本市場,」戴蒙在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這是聯準會應該幹預的理由,而不是為了幫助銀行。」
Susan
市場持續運作良好,我們沒有看到整體流動性擔憂。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