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宇晨幣圈8年,一場加密雙城記

2025-02-06 11:25
閱讀本文需 46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編者按:過去的幾年裡,孫宇晨幾乎已經成了幣圈的「最後一位倖存者」,無論是監管打壓、市場崩盤,還是幣圈大佬接連落馬,他始終游刃有餘,穩穩站在行業中心。最近,他的名字再次成為話題焦點,依然充滿戲劇性。

先以 620 萬美元的天價拍下了一根香蕉,這場離譜的「豪購」登上了各大主流媒體頭條。最近更是春風得意,搭上了美國總統川普家族。再到昨天,孫宇晨與火幣創始人李林隔空交火,指控其在交割過程中隱瞞財務漏洞,留下了 3000 萬美元的「資金窟窿」,只能自掏腰包填補缺口。無論是與李林的財務糾紛,還是 620 萬美元的香蕉,這些故事的本質仍圍繞著一個核心:財富、權力和影響力。這也是幣圈過去十年最精彩的縮影,而孫宇晨,一直站在這場大戲的中心。


美國知名加密媒體 CoinDesk 的主編還是在聖誕節前被開除了。


導致他被開除的,是一篇被自己母公司下架的文章,在這篇文章裡,作者對孫宇晨極盡嘲諷,相較於 CoinDesk 擅長的“揭露真相”,更像是“人身攻擊”。文章把近兩年有關波場(TRON)和孫宇晨的負面集合在一起,然後用《我看著孫宇晨吃下了世界上最昂貴的香蕉,我真搞不懂》作為標題,畢竟,誰不喜歡看媒體嘲弄富豪呢?根據 CoinDesk 員工們的說法,孫宇晨找了過去,施壓刪稿,而這直接導緻美國最知名的加密媒體 CoinDesk 的三名員工被解僱,其中包括主編 Kevin Reynolds。


站在孫的角度,這確實很值得惱火。因為波場(TRON)是 3 月即將展開的 Consensus 香港大會中唯二的頂級贊助商之一,而 Consensus 大會又是 CoinDesk 的主要收入之一。任何人遇到這種一邊收著自己錢,還罵自己的事,恐怕都不能做到心平氣和,更何況,這篇文章並沒有當年 CoinDesk 揭露 FTX 問題時的雄文有那麼詳實的證據。


2022 年,正是 CoinDesk“打響”了朝向當時如日中天的 FTX 的第一槍,一篇披露加密做市商 Alameda 資產負債表的文章後,幣圈引起呼嘯的“蝴蝶效應”,加密市場暴跌,眾多機構暴雷,誰沒想到的被幣圈引起傾倒的收入來源 Genesis 在 FTX 的爆雷的餘波中破產,最終導致 DCG 把旗下媒體 CoinDesk 賤賣,新東家是交易平台 Bullish,正是這個 Bullish,下架了這次的爭議文章,並且解雇了 CoinDesk 主編。


相較於孫宇晨兩年前買下的火幣,Bullish 交易平台似乎不是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知道 Bullish 的人大多是因為 EOS。


2018 年,有一個募集了 42 億美元的公司叫 Block.one,作為母公司他們創建了「老牌明星公鏈」EOS,並開啟了長達一年的 ICO。幾年後,Block.one 與 EOS「分家」,帶著 42 億美元走的 Block.one,做了一個走合規路線的交易平台,正是 Bullish。


在那些公鏈熱的年代裡賽跑,同時期開啟 ICO 的波場(TRON)和 EOS,糾纏不清卻又惺惺相惜。當年,波場(TRON)和 EOS 的市值加起來還沒有以太坊(Ethereum,是目前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市值的公鍊和加密貨幣)的 10%,想要打倒 Ethereum 這座大山,最好的方式是暫時“聯盟”。當年的孫宇晨在訪談中還說過這樣的話:「波場(TRON)是劉邦,EOS 是項羽,Ethereum 是秦王朝,他要先把 Ethereum 幹掉,然後再和 EOS 分天下。」


而 7 年後的如今,誰也沒想到,今天的加密世界格局了許多世界格局的加密世界格局。


今天,再用那個比喻看幣圈,孫宇晨口中的 Ethereum 秦王朝還在,EOS 這個項羽卻已經自刎了,EOS 的市值僅僅是波場(TRON)的 5%,作為一條公鏈,EOS 無疑是失敗的。


但 EOS 背後的母公司不能算是失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EOS 母公司 Block.one 是目前持有比特幣數量僅次於微策略(MicroStrategy,目前持有 BTC 最多的上市公司)的公司,一共擁有 16 萬美元的股票,不僅如此,BTC 最多的上市公司 2. ,作為一家上市公司,MSTR 的 BTC 是屬於所有公開市場投資人的,而 Block.one 作為一家非上市公司,所有資產都是實打實自己的,而最初購買這些資產的錢是如何而來的呢,時間回到 2017 年,EOS 開啟 ICO 籌款,籌得 42 億美元就是給 SEC(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 2400萬美元罰金,而這筆錢絕對是物超所值,一下就解決了當年 EOS 沒有在監管機構註冊就私自向公眾募集資金的問題,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就是讓 Block.one 徹底上岸了,直到今天,這家公司成為了合規的,沒有任何法律風險問題的加密巨富。



從「現金流為王」的角度上來說,Block.one 今天很成功,就像幾乎沒人記得微縮模型(MicroStrategy)的主業是什麼,即使 EOS 在約的留在今天,並推出了自己的交易平台 Bullish,正在納斯達克和香港尋求上市和牌照。


EOS 之後,交易平台這個幣圈最有流動性和最賺錢的賽道,成了其母公司“躺贏五年”之後目前的主營業務。這是 EOS 和波場(TRON)再次不約而同的決策。


2019 年,孫宇晨收購了著名加密貨幣交易平台 Poloniex。接手之後,孫宇晨迅速撤下執行嚴格的 KYC,以這種方式大幅增加平台的用戶量。


除了 Poloniex,2022 年孫宇晨還以約 10 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火幣,這導致當時 HT(火幣交易平台代幣)的價格短時間內暴漲了近 50%。


2021 年 7 月,Block.one 推出交易平台 Bullish,在最初由 Block.one 注資 1 億美元現金,164,000 枚 BTC 和 2000 萬枚 EOS,並完成另外 3 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後,Bullish Global 的 2000 萬枚 EOS,並完成另外 3 億美元的戰略投資現已擁有超過 10 億美元。其中領導進行此 3 億美元融資的著名投資者包括 PayPal 聯合創始人 Peter Thiel、香港大亨李澤楷。


Bullish 的定位從一開始就很明確,規模不重要,但是合規很重要,因為 Bullish 的最終目標並不是在加密世界賺取多少利潤,而是在美股上市。


在正式營運前,Bullish 就與上市公司 Far Peak 等達成協議,投資 8.4 億美元收購該公司 9% 的股份,並進行 25 億美元的合併,以此實現曲線上市,降低傳統的 IPO 門檻。


Bullish 的 CEO 是一位叫 Farley 的職業經理人,他有非常強的合規背景:曾被任命為紐約證券交易平台首席營運官和總裁,期間表現出色與華爾街的巨頭、首席執行官和機構投資者都建立了深厚的聯繫。另一件值得一提的事,在紐約證券交易平台任職期間,在他的領導下,該交易平台創建了比特幣指數,並對當時名為 Coinbase 的比特幣錢包進行了私募股權投資。


不過合規比他們想像的要難更多,在美國監管表達出敲打的信號後,Bullish 原本的合併上市協議已在 2022 年終止了,進行了 18 個月的“上市計劃”暫時擱淺了。 Bullish 也開始考慮其他合規路子,例如收購 FTX,以及目前更集中資源在香港,向香港證監會提交虛擬資產交易平台牌照申請。現在 Bullish 在全球擁有 260 名員工,其中就有 110 人 Base 在香港,其餘的分佈在美國、新加坡和直布羅陀等地。


這種從零開始做的路徑能從一開始就確保合規,但缺點也相當明顯,效率低下,當火幣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吸引用戶時,Bullish 還在為自身的交易量與品牌知名度發愁。


跟大部分交易平台都會做的一樣,Bullish 也曾經買過一些媒體服務。在《華爾街日報》的付費專題報導中,Bullish 聲稱“自 2021 年 11 月開始運營以來,交易量已超過 3000 億美元,始終位居比特幣和 Ethereum 現貨交易量排名全球前三。”




無論是行業最大交易平台 Binance,還是美國最大合規交易平台 Coinbase,他們的交易量都遠超 Bullish,具體的差距有多大呢?即便是火幣,過去 24 小時的交易量差不多是 Bullish 的 100 倍。


除了自身營運不佳的原因之外,過度注重合規也是 Bullish 發展緩慢的原因之一,其中最明顯的例子就是,Bullish 上的所有穩定幣交易對使用的都是 USDC(由 Circle 和 Coinbase 於 2018 年合作創建的穩定幣交易對使用的都是 USDC(由 Circle 和 Coinbase 於 2018 年合作創建的穩定幣),而不是 US Tether 10 億美元,目前最早的市值


隨著這些年 USDT 受到更多美 SEC 的監管,團隊正在考慮將總部遷往薩爾維多,其主導地位有所下降,合規的 USDC 在最近半年的交易量飆升。根據 Kaiko 最新發布的報告,2024 年 CEX 上 USDC 交易量呈上升趨勢,在 3 月達到 38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遠高於 2023 年的平均 80 億美元。另一家知名交易平台 Bybit 和 Bullish 佔了交易平台上 USDC 交易量的 60%,是兩個交易量最大的 USDC 中心化交易平台。


但無論如何,USDT 如今還是加密世界的霸主,截止到發稿時,USDC 的總發行量為 460 億,而 USDT 的總發行量為 1400 億。


在 USDT 剛成立的時候,Tether 公司選擇在比特幣的二層協議 Omni Layer 上最早發布 USDT,但是用戶使用後,問題十分明顯,Omni 的速度還是太慢,而且 OMNI 版本轉賬最少需要 4 個 USDT,有時多達 10 個交易,甚至不划算。


因此 Tether 又轉向當年風頭正盛的 Ethereum(僅次於比特幣的第二大公鏈)。 Ethereum 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個問題,但是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手續費是永久的追求,於是 Tether 開始在更多公鏈上嘗試發行 USDT,以至於後來在加密行業內,大家都以 USDT 在某條公鏈開始發行資產作為這條公鏈受到行業主流認可的標誌,畢竟,USDT 是金銀,某家資產鑄造了這家公鏈大公鍊在某家世界上。而 USDT 帶來的真實鏈上用戶和手續費收入也是各家公鏈求之不得的,而當年的 Tron 和 EOS 都看到了這一點。


2019 年 4 月,Tether 於波場(TRON)發行 TRC-20 版本的 USDT。沒人知道孫宇晨是怎麼搞定的 Tether。


6 個月後,EOS 姍姍來遲的主網上,也發行了 500 萬枚 USDT,樂觀的說,EOS 版本的 USDT 交易更進一步,速度更快,到帳時間也比波場(TRON)快很多。但加密產業的速度比傳統產業快很多,分叉路口在此時,6 個月裡能發生很多事。


當時各個版本 USDT 的對比


自從 2019 年 4 月份部署 Tether


自從 2019 年 4 月份部署 Tether


自從 2019 年 4 月份部署 Tether


自從 2019 年 4 月份部署 Tether 合約來推廣數元,開始推廣了數億心億。利息補貼”等推廣活動。


當時孫宇晨和 CZ 還在相互成就的「蜜月期」,配合得很好,好大哥 Binance 出馬支持波場(TRON),推出活動——充 TRC20-USDT 享 16% 年化收益。除了 Binance 之外,OK、火幣在內的多家交易平台相繼宣布支援 TRC20-USDT。


孫宇晨本人更是在微博上頻頻發聲,幾乎每天都在發 TRC20-USDT 相關的微博,為推動“波場(TRON)成為穩定幣公鏈霸主”費了不少心力。


「很快在 Tron 區塊鏈上發行的 USDT 將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穩定幣」,談到此事的孫宇晨信心滿滿。


而另一邊的 EOS 卻不緊不慢,完全浪費 EOS 擁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Block.one 的聯創之一 Brock Pierce 同時也是 Tether 的聯創,EOS 明明近水樓台先得月。


以至於 EOS 早期社區 KOL 痛心疾首:「我也一直非常看重 USDT 及其發展,當初 EOS 生態裡面我最期待的就是 EOS 版本的 USDT,但是無奈 Block.one 不推進,頭部交易平台也不推進,一直到 Bitpfiex 的 eosfinex 上線和分類,但已經太晚了 上線不同。需要租賃各種資源,並且填寫 memo 備註,讓一些新用戶“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操作體驗並不如 Ethereum 和比特幣的那樣方便,這也是影響 EOS 普及的原因。


「後續隨著需求的成長,EOS-USDT 可能也會發行更多。但絕對不會發行幾億、幾十億美金,因為 EOS 整個網路價值或傳輸的價值就那麼多了。」當時一位分析師這麼說道。


於是就這樣,讓子彈飛了一會兒,EOS 錯過了斬殺波場(TRON)的最佳機會,如今在 Tether 官網的數據顯示,截止數字在波場(TRON)上撰稿時,發行在 EOS 鏈上的 USDT 為 8525 萬枚,而這個數字在波場(TRON)上是 597 億枚。


資料來源:USDT 官網


2020 年 10 月 22 日製造商瞬間製作問題 1020 年 10 月 22 日傳遍網絡,在長篇怒懟 Block.one 和 BM 的慷慨激昂中,波場(TRON)創始人孫宇晨猝不及防地被意外“誇獎”了一番:“在基金會作為這一點上,我是很欣賞孫宇晨的,無論在 BMcron 看來他是不是抄襲,至少他為 TRX 持有者貢獻,在運營方面為 Tron> 貢獻4pron.Spron>. br>

如今,USDT 早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點對點的數位現金」,先於BTC 實現了中本聰的遠景,俄羅斯的高層用 USDT 繞過貿易管制購買物資。自從 2022 年制裁全面展開以來,從事鎳、鋼鐵等金屬,以及木材等大宗交易的俄羅斯企業面臨著各種挑戰:商品貨款收取、設備和原材料採購等各個方面。但與美元 1:1 掛鉤的 USDT 則很難受到製裁,為俄羅斯的國際地位提供了支撐。


在西半球的阿根廷,是使用加密貨幣人口比率最高的國家。但阿根廷人並不是玩加密貨幣彩券的遊戲,也不是想透過下一個熱門代幣發財。他們通常購買並持有的是 USDT,這個與美元保持 1:1 價格的穩定幣,市值 1380 億美元,被大多數國民視為一種安全的財富儲存手段,幫助抵抗阿根廷高達 276% 的通貨膨脹率。


阿根廷隨處可見的加密貨幣兌換點,圖源 Twone,Uncommons


不只是阿根廷,在同樣高通膨本國貨幣危機的土耳其當地人,也持有大量的加密貨幣對抗土耳其里拉的嚴重貶值,USDT 同樣是首選。


伊斯坦布爾當地的加密貨幣兌換點,圖源 Reddit


US曾經有研究團隊在義烏進行過一項調查,結果發現幾乎所有商家都收到了買家關於是否可以使用加密支付的詢問,而相比比特幣這些價格波動更大的加密貨幣,Tether 的 USDT 穩定幣與美元 1:1 掛鉤,對進出口來說便於計算和交割款項。


在柬埔寨,有一個擁有當地官方背景的「灰產版支付寶」產品-匯旺支付(Huione Pay)。該平台成立於 2014 年,最初以外匯兌換起家,總部位於金邊的諾羅敦大道,離皇宮僅幾步之遙,是金邊最黃金的位置。匯旺支付在外幣兌換擔保業務中,USDT 是最重要的管道。


 匯旺集團總部


除此之外,USDT 在這些市場上支付網站上的科學運用頻道,例如,買網站



再例如,留學生最愛的盜版視訊平台愛壹帆,其會員充值通路中包含 USDT 支付,而其唯一支援的網路選擇是 TDT-20,這是 TDT-20,這是其唯一支援的網路選擇是 TDT-20,這就是網路代幣的格式。除了波場(TRON)之外,目前 USDT 共運行在另外多條主流的鏈上網路。但愛壹帆僅支援 TRON 網路,甚至透過這種方式支付時,官方還提供 8 折優惠。



「愛壹帆在海外華人中的使用程度非常高,這可能是現在世界範圍內用戶量最大的盜版視頻網站,2020 年迎來了 600 萬多名壹帆的深度用戶這樣給我們介紹道。



今天,許多 USDT 的轉帳需求都由波場(TRON)來滿足。直到去年 11 月之前,波場(TRON)上的 USDT 發行量都是所有鏈裡面最多的,另一條 USDT 發行量最多的鍊是 Ethereum。雖然最近 Ethereum 上 USDT 的發行量首次超過了波場(TRON),但數據相差仍不大,僅相差 6 億美元。


且據區塊鏈資料平台Dune 資料顯示,波場 TRON 網路上,不論是 USDT 跨鏈接收量或 USDT 跨鏈傳送量,資料都在其他網路之上。波場(TRON)每日的接收和發送量在 700 萬美元上下,而 Ethereum 上是 60 萬美元上下,差不多是其 11 倍。



重新定義 Tron:一條 USDT 專用鏈》、《TRX 市值為何暴漲?波場(TRON)TRON 的穩定幣「霸權」》。


在穩定幣市場裡,波場(TRON)是當之無愧的「關中之王」。五年後的今天回看,這項決定奠定了波場(TRON)99% 的市值。


交易量大,那自然收益就多。在收入上,波場(TRON)2024 年的總收入是 21.2 億美元,單日總收入歷史記錄達 2,166 萬美元。在 2025 年新年的第一周,TRON 產生了 4374 萬美元的費用,超過了 Ethereum 的 3063 萬美元。


Block.one 推出的項目


雷聲大雨點小,似乎是一貫的行動方案,這一點就開始了 Block.one 大動作。今天,Block.one 帳上躺著 16.4 萬枚比特幣,這意味著其身家從 2019 年的 30 億增長到了現在的 160 億美元,翻了五倍,堪稱流動性管理大師。


Block.one 這邊囤比特幣,孫宇晨這邊卻被戲稱是「E 衛兵」交易大師,2020 年,孫宇晨的鏈上資產保持在 3 億美元左右,但在短短一年時間裡這個數字翻了 23 倍,達到 70 億美元。


資料來源:Arkm


「如果孫晨


除了過去幾個月以 3,674 美元的價格拋售超 10 萬個 Ethereum 以外,去年 6 月到 7 月,當 ETH 價格在 1870 美元左右徘徊時,他迅速拋售了近 3.9 萬枚 ETH,隨後價格一路下跌至 1500 美元附近。


除了做交易,幾年如一日活躍在社交媒體的孫宇晨也是個鏈上 degen,活躍於 DeFi(去中心化金融)領域,套利和挖礦都玩的很溜。簡單來說,DeFi 挖礦有點像傳統金融的「高利率定期存款」,用戶把自己的加密貨幣存到去中心化交易平台的資金池裡,就能賺取收益。


孫宇晨在 2024 年一個典型的操作是,他在 6 月購買了 Pendle 的 PT 代幣。短短兩天內,他投入了 33,000 枚 ETH(約 6 千萬美元),精準分配到不同的 DeFi 專案裡,例如 Ether.fi、Puffer 和 Kelp,每個專案的收益率都相當可觀。


孫哥此前在 Pendle 的倉位,來源 Ai 姨


>p>

p相較之下,孫哥參與的幾個 DeFi 挖礦收益率在傳統金融人看來可能有些激進了:Ether.fi:透過持有至到期,孫宇晨可在 22 天內賺到 1% 的回報,即年化 17.33%;Puffer:這項投資的年化收益率更高,達到 18.93%;Kelp:14.3% 仍然有年的收益率。


和孫宇晨的投資風格一樣,與 Block.one 有點躺平的操作相比,波場(TRON)的發展顯得更大刀闊斧。從波場(TRON)的專案進度來看,孫宇晨在過去幾年中投入了大量的資金與資源,最終成功讓 TRX 躋身「百億美元市值俱樂部」。


波場(TRON)的日收入從 2020 年的 1000 美元增長到 2024 年的 200 萬美元,翻了 2000 倍。這一輪牛市裡,幣價創下歷史新高的「老牌山寨幣」不多,能說出名字的似乎只有 SOL、BNB、TON 和 OKB 這幾個。 TRX 也是其中之一,甚至比 Ethereum 更早一步創下歷史新高。


如今,TRON 市值 200 億美元,EOS 市值 15 億美元,僅為當年募資額的 1/3。


而波場(TRON)當年募到的錢,只有 EOS 的十分之一。


時間回到 2017 年,也是這兩條公鏈開始的時候。


當時,幣圈已經經歷了 ICO 大爆發和 94 大暴跌,開始了加密貨幣的“監管清算之年”,比特幣價格從最高 19870 美元跌至最低 3000 美元左右,Ethereum 上線兩三年後開始備備 2.0 的升級時間,成為全球最大交易。


那是 2017 年,Ethereum 兩大競爭對手幾乎同時登上歷史舞台。孫宇晨,剛過 27 歲生日,放下了他原本的社交 APP,找到幾個北大的同學,借到背後大佬們的東風,躊躇滿志的回歸幣圈,要做一個波場(TRON)鏈;另一邊,當年連中本聰都懟的 BM 脫手網絡(TRON)鏈了前,當年連中本聰都懟的 BM 脫手了前區塊項目,聯手行銷30。


2017 年 8 月,波場(TRON)晚了 EOS 兩個月開啟 ICO,卻比 EOS 早了 9 個月結束募資,因為「9.4」來了。中國的專案方和交易平台噤若寒蟬,都趕緊往外跑,發誓從祖宗 18 代到萬代子孫,都不會再乾區塊鏈了。


在後來的回憶裡,孫宇晨描述當時的場面:「外面要求退幣的,就跟《行屍走肉》、《釜山行》裡的場景一樣,玻璃門一開,你就被踐踏而死了。社區宇孫晨打回給我們。


「我 6 年的創業歷程,前三年基本上就這樣廢了」孫宇晨說。 ICO 結束時,波場(TRON)一共募集了 4 億美元,退完就沒剩下多少了。


幾家歡喜幾家愁。


另一邊,既有高超技術又有理想主義的 EOS,在長達一年的 ICO 時期裡,募集到的錢是 42 億美元。不僅如此,他們在監管層面很早就做好了準備,有很好的律師團隊保駕護航。 ICO 期間受眾大多是中國人和韓國人,在美融資量比較少。最後在被 SEC 追究時,Block.one 只繳納了 2,400 萬美元的罰款。很幸運,因為同時期被 SEC 盯上的 Telegram 及 TON 被直接叫停了 17 億美元的發幣計劃。因為團隊成員都是美國身份,中國 94 監管事件對 EOS 幾乎沒有影響。


天差地別的對待方式,「我只不過是偷了根玉米,但他們卻拿大砲轟我」,孫宇晨當時這樣形容自己的處境。


EOS 的第一年,順風順水。但 2018 年的下半年開始,EOS 價格不斷下跌屢創新低,社區內屢屢傳出 BM 要離開 EOS 的消息,直到 2019 年 BM 真的離開了。


據說當時一些持倉大戶異常憤怒,特別是從 2013 年開始就跟隨 BM 的人,感受到 BM 的拋棄之後因愛生恨,他們建了一個電報群,商量怎麼對付 BM,甚至有人通過暗殺網,懸賞 100 個比特幣刺殺 BM。這讓 BM 趕緊加回了 EOS 社區 TG 群,在裡面為社區頻頻支招,也很長一段時間不敢在現實生活中露面。


再加上美 SEC 有力的監管,這些年 EOS 和 Block.one 都不敢有太大的動作,束手束腳。


說到監管,這是孫宇晨有些引以為傲的地方:「我很擅長和監管打交道」。畢竟除了孫宇晨,可能沒人知道當年的真相和細節,他是如何解決 94 監管的?他當時真的被邊控了嗎?他是聽到風聲才去的韓國嗎?最後又是怎麼繞過邊控的?


但在所有的故事版本裡,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孫宇晨很懂監管。 2019 年 7 月 25 日,孫宇晨發了一封致歉信,又是感謝關懷又是表達歉意,九提「關心愛護我的領導與監管機構」。除此之外,孫宇晨開始在世界各地的「彈丸小國」裡尋找安身之處:2021 年擔任格林納達常駐 WTO 代表及特命全權大使;當選 Liberland 利伯蘭(未獲國際承認的微型國家)總理一職。


而最近,孫宇晨更是春風得意。


與之前接觸的都是小國不同,最近他搭上了世界第一大國,美國總統川普的家族。去年 11 月,孫宇晨宣布他將購買 3000 萬美元的 World Liberty 代幣,而這個 World Liberty 來頭不小,是川普家族推出的 Defi 項目。


對一般投資人而言,購買持有 World Liberty 代幣的吸引力並不大,既無法分享公司收益,也不能轉售。據說最早籌集到的 3000 萬美元,其中 75% 都直接進入了川普的公司帳戶,相比投資,這看起來更像是捐款,換句話說這是獻上政治獻金的好時機。


因此當 World Liberty 代幣第一批銷售滿額,並開啟第二輪補充銷售時,TRON DAO 又繼續加大籌碼,再次投資了 4500 萬美元,總投資為 7500 萬美元。


榜一大哥孫宇晨,成功成為了該專案的顧問,且 World Liberty 也逐步購入波場 (TRX) 代幣以充實其國庫。更有傳言說,川普在趕上任總統前夕發的虛擬貨幣$TRUMP,也有孫宇晨的影子,而孫宇晨在個人社群媒體上的態度不置可否。



從現在的結果來看,與其他幣圈大佬相比,孫宇晨在監管壓力下表現得確實靈活。 FTX 創辦人 SBF 的命運注定將在監獄度過,而 CZ 也暫時用 43 億美元和幾個月的監獄生活「買斷」了之後的自由問題。而波場(TRON)的用戶都存留在鏈上,沒有交易平台的 KYC 形式,監管能找出的唯一問題,是它的 USDT 交易中的製裁資金與洗錢問題。但因為 USDT 的發行方是 Tether,而波場只是提供了基礎設施,所以無論如何在 Tether 面臨監管之前,網路服務商不會先 Tether 一步面臨問題。


八年前,孫宇晨回國創業,在演講中喊出「我衡量一個人的標準就是看他賺了多少錢」。他這麼說的,也確實是這麼做的。拋下文藝青年的清高,孫宇晨開始走上了一條務實到近乎冷酷的「賺錢」之路。


八年後的今天,35 歲的孫宇晨,鏈上錢包裡目前有價值 20 億美元的資產,傳聞他的身家是 1000 億美元。他可以大手一揮,花 620 萬美元買一根香蕉藝術品,他已經最大限度地利用規則,撬動資源,並贏得了這場他自己的“爆金幣”遊戲。


而更令人玩味的是,在每一個小徑分岔的路口,都始終與波場(TRON)背道而馳的 EOS 和 Block.one,今天賬上躺著價值 160 億美元的 16.4 萬枚比特幣。


命運就這樣,實現了某種荒誕的「殊途同歸」。 TRON 與 EOS,也寫了一部加密時代的雙城記。




欢迎加入律动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订阅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账号: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