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那個拒絕為馬斯克生孩子的女孩

2025-04-17 19:14
閱讀本文需 20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Twitter 上擁有 34 萬粉絲的女 KOL Tiffany Fong 最近陷入了一段莫名其妙的緋聞中,《華爾街日報》日前發文稱馬斯克曾私信 Tiffany 求子遭拒。


從曾經 SBF 的「知己」到馬斯克的「催生對象」,Tiffany Fong 的一切看似混亂無序,實則高度符合網路敘事的內在邏輯:她以局外人的姿態,成為每一場風暴裡的意外主角。這些爆點從未真正由她主導,她只是不斷被捲入其中,然後在社交媒體的聚光燈下,被賦予一個又一個標籤。


沒有團隊,沒有官方資源,沒有資本加持,連 Tiffany 自己也說不上來為什麼會被 SBF 信任、被馬斯克搭話,為什麼自己總是出現在風暴邊緣。她不是局中人,卻活在局勢的投影裡。


維權部落客起家


2022 年的加密寒冬,有人破產、入獄,也有人在加密廢墟上建立起了自己的事業。


一位先前默默無聞的年輕女性 Tiffany Fong,因一次針對 Celsius Network 的爆料而走進了公眾視野。


她並非來自傳統媒體,也從未在金融機構或新聞編輯部工作過,甚至連朝九晚五的固定工作都沒做過。但正是這位非典型的財經素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資訊揭露,逐漸成為 Celsius 受害者眼中的代言人,也意外開啟了自己在加密產業的內容創作生涯。


Tiffany Fong 出生於拉斯維加斯,父母離異,成長經歷充滿波折。大學就讀南加州大學傳播學專業,她坦言當初選擇這一方向,是因為課程相對輕鬆,更有時間社交與旅行。畢業後,她背包遊歷世界數年,透過建立多個線上商店維持生活,獲得了一定程度的財務自由,也因此得以全職關注加密行業的發展。


2011 年,Tiffany 從親戚那裡收到一枚比特幣,從未變現。 2021 年多頭期間,她將價值超過 20 萬美元的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資產全部存入 Celsius Network,一個承諾高達 18% 存款年利率的加密借貸平台。然而好景不長,2022 年 6 月,Celsius 突然暫停提現,隔月宣布破產,Tiffany 的數位資產至此全部凍結。


對她來說,這不僅是一次投資損失,更撞上了人生情緒的低谷。彼時她正經歷一段感情分手,「那是我人生最低落的一段時間,」她回憶道。最初,她只是每天反覆搜尋關於 Celsius 的消息,試著理解自己的資產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漸漸地,她開始將所找到的資訊整理成推文,發在 Twitter 和 Youtube 上,試圖與其他受害者分享。



她的推文引起了 Celsius 內部員工的注意,有員工主動聯繫她,匿名提供了一段公司內部全員會議的錄音,內容涉及公司高層關於重組計劃的討論。


Tiffany 起初對這段音頻將信將疑,但在反复確認內容和錄音中確實出現了當時公司 CEO Alex Mashinsky 的聲音後,她意識到這段材料的重要性,她決定將錄音提供給《紐約時報》,隨後該媒體對此進行了深度報道。



這次公開揭露,成為了她真正意義上的出圈時刻。伴隨更多線人的爆料湧入,她開始發布包括高管錢包地址、潛在投資者競標方案等敏感信息,並明確表達了自己的立場——並非出於政治動機,也無意成為某種鬥士,她只是認為,既然大家的錢都被鎖在 Celsius 裡,那麼作為債權人,理應知道這些正在背後悄悄發生的事情。


從一次失意投資者的求助,到被動成為維權資訊的中轉站,Tiffany Fong 在沒有任何機構背書的情況下,靠著持續的更新與披露,在加密世界的一角站穩了腳跟。她從未計劃成為爆料人,但 Celsius 一役,無疑是她人生軌蹟的轉折。


意外成為比任何媒體都接近 SBF 的人


Tiffany Fong 公開 Celsius 高管會議之後,FTX 創始人 Sam Bankman-Fried 在 Twitter 上關注了她。


那是她第一次察覺自己的名字出現在更大的敘事中。起初她並沒有太在意,只是禮貌地回了句「謝謝關注」,對方也回應說「你爆的料挺有意思」。兩人短暫寒暄了幾句,便各自回到自己的生活。她沒有繼續追問,直到幾個月後,FTX 倒下,一切突然重啟。


2022 年 11 月 11 日,FTX 宣布申請破產。當晚,Tiffany 翻出舊私信,抱著「反正他不會回」的心態,給 SBF 發了一條訊息,問他是否願意接受采訪,她還附上了一句近乎善意的問候:「希望你狀態還好。」


她完全沒有回覆,五天後,SBF 真的回覆了——我可以給她聊了一個電話——接下來一個小時,我還可以回覆我五天後,SBF 真的只是回覆了一個電話——不只是電話,我可以給我講五天後,SBF 真的只是回覆電話了——我可以給她一個電話不通電話——最後可以給我講了五天後,SBF 真的只是一個電話,我還可以給我回了一個小時,SBF


Tiffany 當時正在布魯克林一家酒吧約會,手機彈出那條訊息時,她整個人懵了。 Tiffany 的約會對像也是 FTX 的用戶,虧了幾十萬美元,聽她一說,立刻催促她趕緊回家:「你還在這幹嘛?快回去!」她就這樣帶著幾分醉意、毫無準備地撥通了 Sam 的電話,完成了人生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採訪」——對方是當時最轟動金融世界的中心。


這段通話後來發佈在她的 YouTube 頻道,其中一段尤其引發轟動,SBF 承認曾秘密向共和黨捐贈了大量政治資金,這句話後來被寫進了美國聯邦選舉委員會對他的正式投訴文書。但採訪 SBF 的 Tiffany 當時並不知道那段發言會帶來什麼後果。



11 月 20 日,Tiffany 又發布了兩人第二次通話採訪,那是 SBF 接受《紐約時報》DealBook 峰會等主流媒體訪問之前不久。這次的談話更加深入,也更為私密。 Tiffany 逐漸意識到,SBF 似乎正在尋找一個傾聽者,不是記者,不是律師,而是一個陌生又不帶立場的人。


SBF 也明確表示,他喜歡 Tiffany 不是來自主流媒體,「沒有編輯要報告」,可以自由表達。他對她的信任,某種程度上,也來自於這種非機構的表達空間。


但隨之而來的,還有外界的誤解與標籤。 《每日郵報》以「性感加密網紅深夜探訪 FTX 壞小子」的標題報道她,翻出她 Instagram 上的舊照,卻對她的報道內容隻字未提。 Tiffany 那時還未習慣這些八卦媒體的邏輯,被「娛樂化」「性別化」的解讀一度讓她感到憤怒與受傷。


帕洛阿爾託的十次探訪


被引渡回美國後,SBF 被軟禁在父母位於加州帕洛阿爾託的家中。 Tiffany 原以為他們的交集就此終結,沒想到,在他回家那晚凌晨三點,她收到了 SBF 的訊息:「嘿,我終於又能上線了。」


她試探性地問是否可以探訪,SBF 再次爽快地答應。第一次探訪之後,她乾脆搬去了舊金山,在那裡短租了一間房子,每週搭 Uber 南下,與 SBF 面對面進行了數十次聊天。


處於封鎖狀態的 SBF 父母的家


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Tiffany 和 SBF>聊的不只是案情,還有他童年的不安全感、社交的空洞、過去幾年的孤獨,以及那些曾是親密戰友,如今卻成了庭審證人的變故。 SBF 坦承自己幾乎沒有真正的朋友,而彼時的 Tiffany 對他而言,成了一個可以短暫信任的傾訴對象。


不過,Tiffany 一直對這段關係保持警惕,她知道 SBF 並不單純,試圖透過她傳遞某種輿論導向,有時也暗示「可以洩漏點什麼」。但她始終不願完全被操控,也避免發布過多他在軟禁期間的言論。司法部甚至曾聯繫她,請求提供她與 SBF 的相關記錄,這也讓她更清楚自己在這場事件中的特殊位置。


「亦友亦記者」或許是這段關係最貼切的描述,從一通偶然的深夜電話,到多次真實而復雜的會面,Tiffany 在這場加密世界的史詩級崩塌中,佔據了一個既親密又疏離的位置。她見證了一個帝國的倒塌,也被捲入其中──不是作為一個操盤者,也不是審判者。


緋聞 or 存在主義危機


在 SBF 被判入獄之後,Tiffany Fong 並沒有如外界想像那樣借勢而起,她沒有簽約媒體公司,沒有上主流財經節目的常駐名單,是重新回到了一個近乎孤立的狀態。在那個圍繞著 FTX 崩塌的長劇落幕之後,她成了劇場邊緣那個尷尬站著的人,不知道該往哪走,也沒人再告訴她台詞該怎麼接。


她繼續活躍在 Twitter 上,把平台的內容創作收益作為主要收入來源,靠發推為生,成了她半開玩笑的自我定義。她會寫一些關於加密貨幣、選舉政治甚至陰謀論的內容,不時引發爭議,也帶來一波流量。


「每輪加密熱潮都得整點事出來。」她在播客裡說這句話時帶著笑意,但語氣裡夾著疲憊。她知道,這些熱潮來來去去,而她的人生似乎只能圍著這些波動起起落落。


拒絕成為「馬斯克軍團」的生育機器


再次將 Tiffany 推入公眾視野的,是一樁離奇的緋聞。


前幾日,華爾街日報發了一篇名為《埃隆·馬斯克如何應對他「眾多」孩子與她們母親的關係》的文章,講述這位世界首富一邊管理十幾位子女和「後宮紛爭」,一邊經營公司並為川普出謀


而這篇文章裡,作者稱馬斯克在推特上給 Tiffany 發私信,問其願不願意為自己生孩子。作者稱,Tiffany 沒有和馬斯克繼續交往,因為她嚮往著在更傳統的核心家庭中生子,但她向幾個朋友吐露了對這件事的想法,馬斯克在得知 Tiffany 向其他人透露了這一請求後,責備她不夠謹慎,並取消了對她的關注。


去年底,Tiffany 和馬斯克在 Twitter 上互動十分頻繁,甚至還有人在 Polymarket 上建立了一個話題,打賭 Tiffany 究竟有沒有懷上馬斯克的孩子。



在最近一期播客裡,主持人聊到這樁緋聞,問 Tiffanyd


在最近一期播客裡,主持人聊到這樁緋聞,問 Tiffany's真的很話


要說 Tiffany 與馬斯克如何搭上關係,還得回到 2023 年十月 SBF 的庭審現場。彼時庭審剛結束,SBF 的父母準備離場,Tiffany 看到二位老人本想上前安慰一番,沒想到 SBF 的母親 Barbara Fried 對著 Tiffany 情緒激動的大喊大叫起來,稱 Tiffany 的報道害了 SBF。



隨後,Tiffany 在 Twitter 上發了一條推文講述這件事,馬斯克在評論區回復了一篇 FOX 的文章,稱這才是 SBF 母親口中的那篇毀了她兒子的文章。



此後的幾個月時間裡,馬斯克經常出現在 Tiffany 的 Twitter 評論區,直到最近的緋聞,讓兩人不約而同罵起了主流媒體。



幣圈自由人


Tiffany Fong 最後一次和 SBF 說話,是他父母在加州被禁了十次父母。她仍記得那間屋子的氣氛,記得他父母看到她時不動聲色地關上門,記得那個始終圍繞著審視展開的沉默空間。


SBF 入獄後,Tiffany 的人設失去了錨點,她不再是那個挑戰龐氏騙局的草根爆料者,也不是 SBF 私人對話中的唯一外人。她的身分成了一個模糊的影子:不是記者,不是受害者,也不是加密圈裡的創投者。她說自己有點陷入存在主義危機:「Celsius 那陣是靠憤怒驅動,FTX 那陣靠好奇,現在…就是發推。」


現在的 Tiffany Fong,仍然每天發推,有時發圖,有時評論時事,有時只是拋個冷梗試圖激起點水花。她住在原來的公寓裡,生活花得不多,錢也不多,不窮,但談不上自由。她不再頻繁被主流引用,也沒有真正找到一個新角色去取代那段圍繞 FTX 時期的身份。


她曾親歷了一個帝國的坍塌,也成了那場坍塌少見的非官方記錄者。如今,帝國塵歸塵土歸土,記者回了編輯部,法官回了法庭,幣圈繼續起伏。而她,一個不屬於任何地方的人,只能繼續在社群平台的時間線上游走,像一片沒有歸屬的浮萍,在熱度褪去之後,聽見自己發出的迴聲愈發孤獨。


參考資料: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dpWqVkXg6o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VYzYVmYLgQ&t=62s

https://www.rollingstone.com/culture/culture-features/tiffany-fong-crypto-influencer-sam-bankman-fried-1234862132/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