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langage
简体中文
繁體中文
English
Tiếng Việt
한국어
日本語
ภาษาไทย
Türkçe
掃碼下載APP

莊家套現、做市商收割,拿什麼拯救飽受批評的TGE?

2025-04-05 11:00
閱讀本文需 19 分鐘
总结 AI 總結
看總結 收起
原文標題:Between Extremes: A DeFi-Native Blueprint for Sustainable TGEs
原文作者:DougieDeLuca,Figment Capital 成員
原文編譯:律動小 Deep


編者按:律動小 Deep


編者按:律動小 Deep


主編,基於市場教訓提出了一種 DeFi 原生 TGE 方案,利用鏈上流動性、分階段價格解鎖和透明的智能合約機制,平衡團隊的資金需求與公眾的真實價格發現,同時激勵內部人士與項目長期目標一致,從而構建一個更可持續的代幣經濟結構。


以下為原文內容(為便於閱讀理解,原內容有所整編):


為何需要重新思考 TGE


TGE 往往是一個項目生命週期的定義性節點。這是專案從私密領域向公眾領域最顯著轉變的時刻。不同利害關係人對 TGE 抱持不同期望,平衡這些期望是一項需要謹慎協調的複雜任務。


在過去 18 個月中,我們看到兩種主流 TGE 方式—低流通量/高 FDV 發行和公平發行。這兩種方式位於光譜的兩端,各有明顯的優缺點。然而,在實現長期可持續結果方面,這兩種方式大多未能達標。隨著加密生態的不斷演進,我們認為現在是時候退後一步,從歷史中學習,決定是否需要做出改變。


本文提出了一個中間路線的 TGE 模型,利用鏈上流動性,促進真實的公眾價格發現,並確保內部人士——團隊和投資者——的激勵與長期成功一致。在深入探討其機制之前,讓我們先看看兩種主流 TGE 方式如何因自身缺陷而崩潰,市場反應教會我們什麼,以及為何以鏈上為中心的方法是追求持久成功的項目的邏輯下一步。


近期 TGE 模型的缺陷


低流通量/高 FDV


低流通量/高 FDV 模式通常涉及多輪 TGE 前融資,估值逐步攀升,首日流通供應量極低。起初,這能製造稀缺幻覺,助推價格劇烈飆升。然而,時間一長,問題浮現:


· 私下預先 TGE 價格發現:團隊以越來越高的估值進行多輪融資,並談判確保首日上線主流中心化交易所(CEX)。到 TGE 時,大部分價格升值已發生,公共市場的邊緣買家寥寥。


· 昂貴的頂級交易所上市:許多專案首日上市頂級交易所需支付高達 10% 或以上的代幣供應作為費用。這高度稀釋股權,往往損害專案的長期前景。


· 過度依賴做市商(MM)交易:為確保初始流動性,專案以寬鬆條件向第三方做市商分配大量代幣。這些交易缺乏透明度,常導致激勵錯位,並造成專案持續負擔。


· 投資者對鎖倉頭寸對沖:因代幣長期鎖倉,精明的投資者/基金在外部市場做空資產,有效中和其敞口,為解鎖後的拋售壓力埋下伏筆。


· 折扣場外交易(OTC)拋售:投資者和團隊常透過 OTC 以折扣價賣給尋求低價的買家,買家隨後對沖新獲得的折扣頭寸,並在解鎖時平倉。


· 給流動基金回饋:團隊可能向流動基金提供「甜頭」或私下交易,以誘導 TGE 後早期買入,人為推高價格。這種可能非法的活動為內部人士提供了以虛高估值 OTC 退出的短暫窗口。


· 投資者解鎖引發不可承受的拋售壓力:一旦大量代幣解鎖,散戶需考慮積壓的供應是否會淹沒市場。若產品(或代幣)需求不足,解鎖可能導致價格停滯或在拋售重壓下崩盤。

本質上,低流通量/高 FDV 模式催生了一個內部人士可迅速套現的環境。這往往讓散戶或後期買家處於劣勢。計畫在第一年後常舉步維艱,因為早期獲利的內部人士缺乏繼續參與的動機。

公平發行的轉變-及其自身短板


對低流通量/高 FDV 模式失敗的失望促使市場轉向支持公平發行。公平發行旨在創造開放、平等的 TGE 結構,從一開始將代幣交到公眾手中,減少內部人士優勢和大規模私募分配。儘管初衷良好,但這種發行策略逐漸暴露出自身缺陷:


· 資金有限:公平發行團隊通常以極少或無資金啟動 TGE。由於團隊持有的代幣供應通常很低,TGE 後籌資極為困難,導致專案長期生存能力受損,尤其在代幣價格持續下跌時。


· 流動性稀薄與執行不佳:缺乏做市商和初始流動性,公平發行的代幣在推出和成熟期流動性薄弱,導致高波動性和高滑點。


· CEX 永續合約放大下行壓力:許多公平發行代幣——尤其在 AI 領域——在現貨市場前已在 CEX 上線永續期貨市場,使槓桿空頭能夠重創鏈上流動性淺薄的代幣,從而壓低價格。


· 長期價格天花板:鏈上流動性有限與槓桿做空相結合,最終形成需求難以超越壓制性拋售壓力的環境。

公平發行最初如一股清風,鼓勵更「開放」的參與。然而,它最終也未能建立長期可持續的市場結構。市場再次開始尋找替代方案。

市場反應的經驗教訓


低流通量/高 FDV 和公平發行兩種方式均以各自方式失敗。觀察市場對兩者的反應,我們學到以下教訓:


· 公眾價格發現至關重要:若公眾買家無法有效參與價格發現,他們會失去興趣,尤其在內部人士明顯提前套現後。


· 深度與流動性勝過短期炒作:快速投機或人為拉升無法修復根本淺薄的市場。持續的鏈上流動性深度至關重要。


· 團隊需要跑道,流動買家需要上漲空間:團隊需籌集足夠資金確保專案長期生存,同時為公共市場新進者留下顯著上漲潛力。


· 市場需求推動結構變革:從低流通量/高 FDV 到公平發行的演變表明,若市場拒絕支持有問題的發行方式,團隊會調整。然而,僅靠公平發行無法在缺乏流動性建設和長期市場策略時保證成功。


· 透明度不容商量的:當內部人士濫用不透明市場結構迅速退出時,信任崩塌。公平發行推動了更多鏈上開放性,但真正的問責和清晰度仍不完整。


為何鏈上流動性是下一步


回顧這些失敗和市場的抵制,凸顯了一個核心原則:長期可持續市場需在鏈上公開進行價格發現,內部人士無法輕易私下拋售代幣。鏈上交易促進了即時問責,清楚顯示誰持有何種資產及以何價出售。


確保代幣生命週期各階段的充足流動性,需要一個整合以下元素的結構:


· 透明的鏈上市場深度


· 遏制突發拋售壓力的穩健機制


· 激勵團隊和投資者在 TGE 後長期參與

這直接引出了 DeFi 原生 TGE 的概念——一種融合資本與公共流動性形成的風險


DeFi 原生 TGE


我們的提案核心在於:


· 將潛在拋售壓力轉化為結構化的鏈上流動性

<· 提出通往主流 CEX 上市的透明可持續路徑


· 使內部人士-投資者與團隊-啟用甚至必須使用鏈上機制


具體方法如下:


分邊流動性供應(單邊代幣和組合代幣”


· 雙邊 LP:為提供更深流動性並減少滑點,參與者(包括團隊)可將代幣與穩定幣或其他資產(如 ETH)配對。這促進了即時市場深度。


基於價格的解鎖與鎖定 LP 頭寸


· 漸進解鎖:項目限制 TGE 時每位投資者的可 LP 份額。隨著時間或價格閾值提升,更多份額解鎖,防止突然的供應衝擊。


· 鎖定 LP:為遏制投機行為(如拉高價格觸及 LP 區間),流動性提供者在代幣轉換後仍需鎖定一段時間,無法立即撤回並隱密重入,保持流動性一致性。

鼓勵早期投資者 TGE 前退出


· 較低價格目標 vs. 新投資者:團隊可鼓勵成本極低的早期投資者在 TGE 前通過超額認購的高價輪次部分退出給新投資者。這可透過現有投資者向新投資者的轉讓實現,最終由團隊批准。在此情境下,早期投資者無需在公共市場拋售即可獲利,而新支持者——入場價格更高——在推出後早期拋售傾向較低。需要注意的是,此類轉讓歷史上常被團隊拒絕。


· 更健康的 TGE 後結構:因此,TGE 時的投資者基礎更可能持有代幣追求更高倍數,減少即時拋售壓力,並在價格區間內更均勻分佈流動性。


智能合約控制與合規


· 合規池與結構化提款:透過強制政策約束(如 AML 資金流檢查),鎖定的代幣只能以公開可見、基於規則的方式流入經批准的鏈上市場。


· 逐步存取:智慧合約管理 LP 如何及何時調整價格區間、領取費用或撤回,確保內部人士拋售浪潮不會摧毀市場。

TGE 定價與團隊納入


· 吸引人且可持續的估值:專案可能以低於典型低流通量/高 FDV 的估值進行 TGE,吸引真實買家興趣。隨著時間推移,鏈上價格和交易量可自然上漲,最終吸引主流上市。


· 納入團隊分配:團隊對其持倉適用相同 LP 約束,顯示真正一致性。在市場要求透明度的環境中,團隊部位也可公開監控,遏止無聲 OTC 出售或突然內部退出。

逐步邁向 CEX 上市


延遲早期上市:最初減少大型交易所曝光有助於市場在鏈上發現價格,而無內部人士的即時退出渠道。


催化劑:隨著使用率、交易量和社區牽引力增長,主流 CEX 上市成為真正的需求驅動因素,而非快速拋售場景。

預期益處


這種 DeFi 原生 TGE 模式解決了許多問題,同時支持更深入的公眾價格發現:


· 真實的鏈上發現:以公平價格推出並要求內部人士提供流動性,促進即時透明的價格形成透明的價格鏈上發現:以公平價格推出並要求內部人士提供流動性,促進即時透明的價格形成。


· 更健康的解鎖模式:基於價格的代幣解鎖減少對大懸崖拋售的恐懼。若買家未將價格推至特定區間,內部人士保持鎖定。


· 更強流動性,減少對 MM 依賴:關鍵利害關係人成為初始流動性提供者,降低對動機可能衝突的做市商的依賴。


· 團隊與投資者團結:若核心貢獻者也面臨流動性約束,他們無法悄悄放棄專案;成功是共同的。


· 穩健市場支援:結合逐步 CEX 上市,專案在建立更強鏈上聲譽時經歷增量催化劑。


· 實驗空間:因此方法可編程,團隊可調整鎖定期、價格閾值或白名單池,追求最佳結果。

最重要的是,它將創辦人、早期投資者和新參與者導向可持續的長期成長,而非快速機會性退出。


問題與思考


即便此模型解決了常見 TGE 失敗,它仍引發進一步探索:


· 流動性集中:大量持有者可能聚集在相似區間,形成價格「牆」?若如此,如何預防?


· 訂單簿 vs. AMM:集中流動性 AMM 總是優越,還是混合方法比較適合某些代幣?


· 執行與法規:是否有合規要求(如 KYC/AML),投資人需滿足才能參與?


· 投資人教育與工具:是否需要專用儀錶板或第三方管理者,協助經驗不足或資源有限的內部人士處理高階 LP 策略?


· 團隊透明度:儘管遠期合約或私下交易可能持續,要求內部人士完全或近乎完全披露將推動誠實度。


總結


從低流通量/高 FDV 到公平發行,加密世界在極端之間搖擺——一種為內部人士帶來短期利潤,另一種缺乏足夠資金或可持續流動性以成功。兩種選擇都讓參與者優化極短期結果,對短暫炒作和操縱行為感到幻滅。


透過引入 DeFi 原生 TGE——根植於分階段鏈上流動性、基於指標的增量解鎖和強制透明度——我們開闢了一條道路:


· 項目籌集足夠資本,無需依賴剝削性交易。


· 真實的鏈上價格發現和流動性發展,與散戶和機構投資者建立信任。


· 較低價格目標的早期投資者可安全在 TGE 前退出給成本更高、估值目標更高的新人,優化二級市場健康。


· 主流 CEX 上市成為真正催化劑,而非即時退出管道。


· 市場作為最終仲裁者,可根據與這些原則的對齊程度獎勵或拒絕發行。

雖然沒有單一 TGE 模型適合每個項目,但顯然我們需要一個藍圖,促進真實的鏈上價格發現、穩健市場流動性和利益相關者間的深度對齊。 DeFi 原生 TGE 模式旨在朝這些目標邁出有意義一步。

加密生態因創新和迭代而繁榮。透過挑戰低流通量/高 FDV 和公平發行的規範,我們可為更健康的激勵結構鋪路——確保長期價值創造勝過短暫炒作。


最終,若本文能激發關於融合各 TGE 模型最佳方面的討論,鼓勵獎勵真實增長而非快速退出的新解決方案,我們便完成了使命。讓我們共同打造一個代幣發行環境,所有人都能從持續成功中獲益,市場能公正獎勵那些為加密光明未來奮鬥的建設者、投資者和社區成員。


原文連結



歡迎加入律動 BlockBeats 官方社群:

Telegram 訂閱群:https://t.me/theblockbeats

Telegram 交流群:https://t.me/BlockBeats_App

Twitter 官方帳號:https://twitter.com/BlockBeatsAsia

举报 糾錯/舉報
本平台現已全面集成Farcaster協議, 如果您已有Farcaster帳戶, 可以登錄 後發表評論
選擇文庫
新增文庫
取消
完成
新增文庫
僅自己可見
公開
保存
糾錯/舉報
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