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已被确立为有效货币形式的货币,通常受到宣布其为法定货币的政府法规的支持。 “法令”一词源自拉丁语,用于描述政府法令、命令或决议。根据定义,法定货币是一种没有任何内在价值的货币,因为它没有实物商品的支持,并且通常由无价值或低价值的材料(例如一张小纸)制成。即便如此,法定货币作为一种支付手段仍被广泛接受。
除了政府的批准和监管之外,法定货币在我们的社会中被认为有效和有价值的主要原因是集体信仰。换句话说,法定价值高度依赖于集体协议,即它具有市场价值,可以用作交换媒介,具有内在购买力。因此,法定货币的接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法令和社会惯例(以及对其未来保持其价值的期望)。如果社会信仰或政府法令受到损害,货币作为支付手段的实际价值就会迅速大幅下降。
由于大多数法定货币没有贵金属(如黄金、白银和铜)或任何其他大宗商品的支持,中央银行能够造成货币供应量的巨大变化,这最终可能导致历史记录表明,第一种纸币形式是在 11 世纪的中国创造的。宋朝以发行所谓的交子而闻名,被视为历史上第一种政府发行的纸币。交子是一种原始的纸币形式,旨在取代当时使用的重铁钱币。然而,后来的大元王朝实际上大规模地采用和使用法定货币——作为主要的交换媒介。大元时期从1271年持续到1368年,但接下来的大明王朝(1368-1644)继续采用法定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