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准备金制度是一种允许商业银行将客户部分存款贷放出去并以此获利的一种银行制度,此种情况下客户的存款只有一小部分是以可提现的现金方式进行存储的。实际上,此种制度是银行使用一定百分比的客户银行存款来进行货币创造的方式。
也就是说,银行仅需要将一小部分的资金存入银行金库或中央银行账户,而其余大部分的资金银行则可用于放贷或投资。当银行发放贷款时,无论是银行还是借款人都将此部分资金视为资产,而这部分原始额在经济意义上就翻了一倍。之后,这些资金就被重复使用,多次进行了再投资或再次放贷,从而就形成了乘数效应,而这也就是如何利用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来进行“新货币创造”的方式。
贷款和债务是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的组成部分,且通常需要中央银行将新货币投入流通,以此商业银行才能提供提现。大多数中央银行也还扮演者监管机构的角色,其将决定最低准备金比率。大多数国家的金融机构都在使用此种银行制度。此种银行制度在美国和许多其他自由贸易国家都很普遍。
部分准备金银行制度的创建始于1668年左右,当时瑞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Riksbank(瑞典中央银行),但在此之前原始形式的部分准备金早已开始了使用。存款可以增多和扩大,且贷款可以刺进经济等想法迅速流行起来。政府也发现合理的做法是利用现有的资源来鼓励消费,而并不是将它们藏在金库中。
在瑞典采取措施来使得此种实践变得更加正式之后,部分准备金制度就逐渐稳固并迅速蔓延。美国分别两次建立了中央银行,第一次是在1791年,第二次在1861年,而遗憾的是这两次都没有持续太长时间。最后在1913年,美国根据《联邦储备法》创建了联邦储备银行,也就是现在的美国中央银行。当时该金融机构的既定目标就是稳固、最大化并监督定价、就业以及利率等方面的经济。
当客户将资金存入到银行账户后,这些资金就不再是储户的财产(至少不是直接财产)。银行现在拥有了这笔资金,而反过来,银行则给予客户一个用于提款的存款账户。而这就意味着,银行客户以后将根据银行既定的规则程序来取回其全部的存款。然而,当银行收到存款时,它并不会保留这些资金的全部。相反的是,只有一小部分存款被保存在银行(部分准备金)。 该部分准备金一般在3%到10%之间,而剩下的资金将用于银行向外发放贷款。[1]
用以下这个简单的例子来查看一下这些贷款时如何创造新货币的:
在存款准备金率为10%的情况下,最初的50000美元存款已经增长到234280美元的可用货币,而这是所有客户存款的总额。这是部分准备经银行制度下通过乘数效应所展示出的很简单的一个例子,但已经明显的论证了基本思想。
但请注意,这是一个基于债务本金的过程。存款账户代表银行所欠客户的资金(负债),而其中的计息贷款才是银行最赚钱的业务,同时也是银行的资产。简单的说,银行就是通过生成更多的贷款账户资产而不是存款账户(负债)来进行货币创造的。
倘若所有人都决定将他们在银行中存款都提取出来将会如何?而此种情况也就是所谓的银行挤兑,由于银行只要求保留一小部分客户的存款,所以他们在此情况下可能很难履行自己的财政义务,从而直接导致银行倒闭。
要想让部分准备金制度正常运行,就必须避免储户们不会同时出现在银行来提取他们的存款。虽然以前也发生过银行挤兑的情况,但这并不是客户意愿所致的。通常,只有当客户们认为银行陷入严重危机时他们才会试图提取全部的存款。
美国的“大萧条”就是一个由于大规模提款所引起的毁灭性破坏的例子。现如今的银行就是采用持有储备金的方式来防止此类情况再次发生。有很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超过了法定最低准备金率,他们以这种方式来更好的满足客户在提取账户资产方面的需求。
在银行享受此种高利润模式大部分优势的同时,也有一小部分优势通过存款账户赚取利息的方式逐渐惠及到客户。政府机构也是该体系的一部分,通常政府会称赞部分准备金制度可以促进消费,保持经济稳定并提供经济增长。
然而另一方面,许多经济学家则认为,部分准备金制度是不可持续的,且存在极大的风险——特别是在考虑到目前大多数国家所实行的现行货币政策都是基于信贷/债务的,而并非实际货币。我们所依赖的经济体系是建立在人们对银行及其法定货币信任的基础上。
与传统的法定货币体系不同,比特币是作为一种去中心化数字货币而创建的,它催生出了一种工作方式完全不同的替代性经济框架。
如同大多数加密货币一样,比特币也是由分布式网络节点来维护的。所有的数据都受到加密证据的保护,且都被保存到了名为区块链的分布式账本中。而这就意味着没有必要设立中央银行,也不需要主要权利机构。
此外,比特币的发行量是有限的,也就是说在达到2100万比特币后不会再产生更多新代币。因此,由于环境不同所以比特币和加密货币的世界中并不会存在部分准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