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YC 是指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用於從現有和潛在客戶收集身分資料和聯絡資訊的流程。其目的是防止詐欺、洗錢和其他非法活動以及金融帳戶的濫用。
在美國,根據 2001 年美國愛國者法案,法律強制銀行使用 KYC。 1989年,金融行動特別工作小組(FATF)成立,以在國際範圍內打擊洗錢活動。 FAFT 制定標準並提供建議,以透過反洗錢 (AML) 實踐來實現這一目標。成員國和司法管轄區執行各種法律、規則和法規以遵守反洗錢準則。 KYC 和 AML 齊頭並進,幫助防止不誠實和犯罪的金融活動。
KYC 實踐通常在個人成為客戶之前開始。金融機構在開戶前必須先驗證潛在客戶的身份。由於沒有法律驗證標準,因此每個銀行的此過程可能會有所不同。
駕照/政府核發的照片身分證件
li>護照
社會安全號碼
PAN 卡
選民身分證
地址驗證也是必要的。申請人可以根據銀行的慣例提交不同的證明文件。一些例子包括水電費帳單、不同銀行或信用卡發卡機構的帳戶對帳單或租賃協議。
向客戶提供資訊後有了帳戶,銀行就必須定期更新記錄。這意味著他們在整個銀行關係中不斷間歇性地請求 KYC 資訊來「重新認證」客戶。他們還為客戶分配風險等級並監控客戶交易,以確保他們符合預期行為。
KYC 做法不限於銀行機構。金融投資業依照金融業監理局(FINRA) KYC 規則2090 的規定使用KYC 流程。但這些KYC 實務不是反洗錢工作,而是幫助投資公司更了解客戶需求。
當涉及加密貨幣交易時,使用者通常可以在完成 KYC 流程之前建立帳戶。然而,這些未經驗證的帳戶的功能有限。
減少和消除洗錢和金融詐欺是 KYC 實踐的明顯優勢。雖然它使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和耗時——尤其是對於銀行業及其客戶而言——但好處可能大於不便。儘管標準化實踐可能有助於簡化流程。
在加密貨幣領域,使用數位貨幣進行非法活動受到了廣泛關注。減少這一數字肯定有利於加密貨幣及其聲譽。遵守法規非常耗時,但應始終予以鼓勵。但是,在未先確保公司實施必要的安全標準以確保資料安全的情況下,使用者不應提供敏感的身份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