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是數位貨幣的最底層技術,它保障了每位網路使用者可以在沒有互信的基礎上達成共識。
區塊鏈技術的設想最早可追溯到1991年。為了確保時間戳檔案不會被追溯及竄改,當時的兩位科學家Stuart Haber和W. Scott Stornetta推出了實用運算的解決方案。
該系統使用區塊加密鏈來儲存時間戳文件,並在1992年,梅克爾樹(Merkle trees)也被納入該系統,這種將多個文檔歸到一個區塊的新技術,大大提高了效率。可惜的是,該項技術後來無人問津,慢慢被棄用。該專利也在2004年失效,也就是比特幣誕生的四年前。
2004年,電腦科學家和密碼學愛好者Hal Finney(Harold Thomas Finney II)推出了一個名為RPoW的系統,即可重複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機制。
該系統透過接收一種不可交換或不可替代的,基於Hashcash的工作量證明代幣來實現運作,同時,創造出一種可以在任意用戶之間傳輸的RSA演算法的代幣。
RPoW透過讓持幣者在一個完全值得信賴的伺服器上註冊帳號,以此來解決雙重支付的問題。這台伺服器的設計初衷就是讓全世界的使用者都能隨時驗證其正確性和完整性。
RPoW可以說是區塊鏈的早期原型,以及數位貨幣歷史上的重要開端。
2008年底,一個化名為中本聰( Satoshi Nakamoto)的人發布了一份白皮書,並介紹了一種去中心化的,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比特幣。
相較於RPoW的可信任硬體運算功能,比特幣則是採用了hashcash工作量證明演算法,透過去中心化的點對點協議來追蹤和驗證交易,從而預防雙重支付。簡單來說,比特幣就是在工作量證明機制下,對每一位礦工的“挖礦”獎勵,然後由全網中的去中心化節點來進行驗證。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誕生,第一枚比特幣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挖礦”獲得,同時他獲得了50個比特幣的獎勵。第一個收到比特幣的是Hal Finney,他在2009年1月12日從中本聰那裡收到了10個比特幣,這就是全世界第一筆比特幣轉帳。
在2013年,一個叫做Vitalik Buterin的程式設計師,同時也是比特幣雜誌(Bitcoin Magazine)的共同創辦人表示,比特幣需要一種腳本語言來建立去中心化的應用程式。由於未能在比特幣社群內獲得認可,Vitalik開始了一個新的,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運算平台的研發工作,這就是以太坊(Ethereum),以太坊所支援的腳本編寫功能就叫做智能合約。
智能合約是部署和運行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的程式或腳本,舉例來說,在特定條件下,它們可以用來進行一次交易。智能合約是用特定的程式語言進行編寫並被編譯成字節程式碼,這些智能合約能夠被一個去中心化的,圖靈完備的以太坊虛擬機(EVM)所讀取和執行。
開發者們同樣能夠在以太坊的區塊鏈上創建和發布新的應用程序,這些程序通常被稱為去中心化應用(DApps)。目前,已經有數百種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在以太坊區塊鏈上運行,包括社交平台,線上賭博和金融交易所等等。
以太坊的數位貨幣叫做Ether,它能夠在不同的帳號間進行轉賬,Ether通常被用來支付執行智能合約時所需的算力費用。
如今,區塊鏈技術已經得到了大量主流媒體的關注,並且已經應用於許多數位貨幣之外的現實場景之中。獲取更多區塊鏈和相關行業信息,敬請關注我們幣安學院的其他視頻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