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DeFi 2.0是為了改善DeFi 1.0問題的一系列專案。去中心化金融(DeFi)旨在向大眾提供金融服務,但一直深受可擴展性、安全性、中心化、流動性和資訊可及性等問題困擾。 DeFi 2.0希望攻克這些問題,讓使用者體驗更加人性化。一旦攻克成功,DeFi 2.0就能降低加密貨幣使用的風險,防範於未然,並消除加密貨幣用戶的顧慮。
市場中目前已有各種各樣的DeFi 2.0用例。用戶可在有些平台允許使用流動性供應商代幣和流動性挖礦的供應商代幣作為貸款抵押品。這種機制既能釋放代幣的額外價值,還能持續賺取礦池獎勵。
您可以將自還貸款取出來,同時讓抵押品繼續為出貸方生息。該利息足以償還貸款,借款方無需支付額外利息。其他用例包括針對受損智能合約和無常損失(IL)的保險。
在DeFi 2.0中,DAO治理和去中心化已逐漸形成趨勢。然而,政府和監管機構的舉措最終會影響到運行項目的規模,在投資時請牢記這一點,因為所提供的服務可能必須做出調整。
去中心化金融(DeFi)興起於2020年,迄今快兩年了。期間,我們見證了各種DeFi專案的大獲成功,例如,Uniswap、交易和金融的去中心化以及在加密貨幣領域賺取利息的全新方式。與比特幣(BTC)的發展歷程相似,全新領域總會面臨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了因應這些問題,DeFi 2.0概念逐漸受到關注,成為新一代DeFi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
截至2021年12月,我們尚未等來DeFi 2.0的全面普及,但其發展態勢已初見端倪。閱讀本文,了解如何看待DeFi 2.0,以及為何DeFi 2.0是處理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中未決問題的必要手段。
DeFi 2.0是致力於解決最初去中心化金融(DeFi)浪潮中存在問題的升級變革。去中心化金融(DeFi)為所有加密貨幣錢包使用者提供創新的去中心化金融服務,但並非十全十美。加密貨幣已見證這一歷程,以太幣(ETH)等第二代區塊鏈就是比特幣的改進成果。 DeFi 2.0同樣需要針對政府規劃引入的全新合規性監管採取應對措施,例如身分認證和反洗錢規定。
我們來看一個範例。流動性資金池(LP)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取得了巨大成功,流動性供應商透過質押代幣對,即可賺取費用。但是,一旦代幣價格比率發生變化,流動性供應商就將面臨資金虧損風險,即遭受“無常損失”。 DeFi 2.0協議能夠提供抵禦此類風險的保險,而且保費較低。這種解決方案不僅鼓勵更多投資進入流動性資金池,還能讓使用者、質押者乃至整個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受益。
在深入研究DeFi 2.0的用例之前,讓我們先探討DeFi 2.0竭力解決的問題。這裡所提到的許多問題,在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領域同樣普遍存在:
1.可擴展性:區塊鏈中的DeFi協定通常網路擁塞、燃料費用高昂,導致服務緩慢且昂貴。即便是簡單的任務,也會耗時過長,性價比變低。
2.預言機和第三方資訊:依賴外部資訊的金融產品對預言機,即第三方資料來源的品質要求較高。
3.中心化:提高去中心化程度應該成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目標。然而,許多項目仍未有完備的DAO原則。
4.安全性:大多數使用者既沒有管理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風險,甚至對存在哪些風險也不甚了解。他們在智能合約中質押了數百萬美元,卻全然不了解資金是否安全。雖然有安全審計,但只要發生更新,安全審計幾乎形同虛設。
5.流動性:遍布在各種區塊鏈和平台中的市場和流動性資金池將流動性分散到各處。提供流動性意味著資金及其總價值需要鎖定起來。在大多數情況下,質押在流動性資金池的代幣不得用於其他地方,從而導致資本配置低效率。
即使是經驗豐富的加密貨幣用戶和持有者,也會認為去中心化金融(DeFi)難以理解,令人望而卻步。然而,去中心化金融旨在降低進入門檻,為加密貨幣持有者帶來新的創收機會。無法向傳統銀行獲得貸款的用戶,或許能透過去中心化金融(DeFi)夢想成真。
在嚴控風險的情況下,DeFi 2.0能讓金融為大眾所用,因此至關重要。 DeFi 2.0竭力解決上一章提到的問題,即提升使用者體驗。如果能成功解決,並且提供更誘人的激勵措施,各方就能皆大歡喜。
我們無需翹首期待DeFi 2.0用例的出現。實際上,已有專案在眾多網路中提供新穎的DeFi服務,其中包括:以太坊、幣安智能鏈、Solana,以及其他支援智能合約的區塊鏈。以下是最常見的幾種用例:
如果您曾經將代幣對質押到流動性資金池,將會獲得流動性供應商代幣作為回報。使用DeFi 1.0,用戶可以將流動性供應商代幣質押到流動性挖礦,讓利潤持續創造複利。在DeFi 2.0誕生之前,這就是在鏈上提取價值的極限。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資金鎖定在機槍池中,為市場提供流動性,然而,資本配置的效率卻仍有進一步提升的潛力。
DeFi 2.0邁出前進步伐,將流動性挖礦中的流動性供應商代幣用作抵押品。這樣可從借貸協議中獲得加密貨幣貸款或在類似於MakerDAO (DAI)的流程中鑄造代幣。具體機制因專案而異,但宗旨都是釋放流動性供應商代幣的價值,這樣既能產生年收益,又能尋求新的獲益機會。
對智能合約進行深入的盡職調查並非易事,除非您是經驗豐富的開發人員。如果不掌握這方面的知識,專案評估就會有失全面。這樣一來,投資DeFi專案的風險會非常高。有了DeFi 2.0,就能為特定智能合約進行DeFi投保。
假設您使用了收益優化器,並在其智能合約中質押了流動性供應商代幣。一旦智能合約受損,您的所有存款可能會蕩然無存。保險項目為用戶存款提供保障,僅從流動性挖礦中收取一定費用。請注意,這僅限於特定智能合約。如果流動性資金池合約受損,資金通常無法收回。然而,如果是已承保的流動性挖礦合約受損,那麼資金還有可能收回。
如果您投資流動性資金池,開始進行流動性挖礦,那麼一旦兩種鎖定代幣的價格比率發生任何變化,都將造成財務虧損。這個過程稱為“無常損失”,而全新DeFi 2.0協議正在探索新的途徑來降低這種風險。
例如,假設您在向單向流動性資金池添加某種代幣,此時您無需添加代幣對,協議會將其原生代幣添加到代幣對的另一方。這樣,用戶和協議將同時收到相應代幣對交換的支付費用。
隨後,協議使用這些費用建立保險基金,以保障用戶存款免受無常損失的波及。如果這筆費用不足以彌補資金損失,協議會鑄造新代幣來覆蓋這筆損失。如果代幣數量超額,可以儲存起來以備後用或將其銷毀以減少供應量。
貸款通常涉及清算風險和利息支付。但有了DeFi 2.0,無需再擔心這種情況。例如,假設借款方從加密貨幣出貸方手中獲得價值100美元的貸款。出貸方提供100美元的加密貨幣,但要求借款方以50美元作為抵押品。借款方提供押金,出貸方用這筆押金賺取的利息來償還貸款。出貸方利用借款方提供的加密貨幣賺夠100美元和額外溢價之後,就會將借款方的押金悉數返還。其中也不涉及任何清算風險。即便代幣抵押品貶值,也只不過是償還貸款的時限會更長。
DeFi 2.0具備上述功能和用例,那麼究竟是誰將這一切盡在掌控呢?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趨勢不會停歇,而去中心化金融(DeFi)也不例外。 DeFi 1.0首批專案中的MakerDAO (DAI)為後續發展設立了標準。目前,計畫賦予社區話語權的情況日益普遍。
許多平台代幣同時充當治理代幣,持有者會擁有投票權。我們有理由相信,DeFi 2.0能讓該領域的去中心化程度變得更高。然而,為適應去中心化金融(DeFi)發展,合規監理也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DeFi 2.0與DeFi 1.0面臨的風險大致相同。以下是幾種主要風險,以及保障個人資金安全的措施:
1.智慧合約互動可能存在後門、薄弱環節或遭受駭客攻擊。 審計同樣無法保障專案安全萬無一失。使用者應盡可能全面地研究項目,並明白投資始終存在風險。
2.監管可能會影響到個人投資。 各國政府和監理機構都在密切關注去中心化金融(DeFi)生態系統。雖然監管法規保障了加密貨幣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但有些項目仍需依據新法規變更服務內容。
3.無常損失。 即使有無常損失保險,但對於想要涉足流動性挖礦的使用者而言,仍有巨大風險。風險是永遠無法完全避免的。
4.難以取用個人資金。 如需透過DeFi專案的網站使用者介面進行質押,建議使用區塊鏈瀏覽器定位智慧合約。否則一旦網站發生故障,質押資金將無法提取。然而,直接交互智能合約需掌握一些專業技術知識。
雖然去中心化金融(DeFi)領域的成功專案已經比比皆是,但我們仍未看到DeFi 2.0發揮最大潛力,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這個主題依舊複雜難懂。而且大家確實不應投資自己尚未充分理解的金融產品。創建適用於新用戶的簡化流程也還任重道遠。我們已經見證有一些新的方法可以在降低風險的同時賺取年收益。但是,DeFi 2.0能否完全兌現承諾,我們也將拭目以待。
免責聲明:本文僅用於教育目的。幣安與這些項目沒有任何關聯,也不為這些項目背書。透過幣安平台提供的資訊並不構成投資或交易的建議或推薦。幣安對您的任何投資決定均不承擔責任。在承擔金融風險之前,請先尋求專業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