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經濟維繫著世界運轉,密切影響我們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即使這個問題很深奧,也依然值得我們去深入探究。
“經濟”的定義各不相同,但從廣義上講,可以將經濟描述為一個生產、消費和交易商品的領域。經濟常被討論,專欄文章和新聞記者總是會提及美國經濟、中國經濟等。然而,我們也能放眼全球經濟活動,去考慮每個國家的活動和事務。
在本文中,我們將就瑞·達利歐(Ray Dalio)提出的模型深入探討經濟架構的概念。該模型在《經濟機器是如何運作的》影片中進行了詳解。
讓我們先從微觀講解開始,逐步往宏觀層面昇華。我們日常購買雜貨,出售勞動賺取工資就是在為經濟做出貢獻。世界各地的個人、團體、政府和企業都在三大產業領域做著同樣的事情。
第一產業與開採自然資源相關。簡單列舉來說,它包括樹木砍伐、黃金開採和農地耕作等。此處所得的原料會用到之後第二產業的製造和生產中。最後的第三產業涵蓋從廣告宣傳到經銷等各式服務。
“三大產業”的劃分是公眾普遍認可的模式。但是,有人將概念擴展到第四產業和第五產業,以此進一步區分第三產業中的各種服務。
我們希望能有某種衡量方式來判斷經濟的健康狀態。迄今最普遍的方法是利用GDP,或稱為國內生產毛額。此指標能計算出一個國家在給定時期內生產商品和提供服務的總價值。
從廣義上講,GDP上升意味著生產、收入和支出的提高。反之,GDP下滑則表示生產、收入和支出有所下降。請注意,這個概念還有不同的說法:實質GDP包含通貨膨脹,而名目GDP則不然。
雖然GDP只是一個概算,卻在國家和國際經濟分析中佔比巨大。無論是小型金融市場參與者,或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都能利用GDP來深入了解一個國家經濟的健康狀況。
GDP是衡量國家經濟的可靠指標,但在技術分析時,最好能交叉對比其他數據,以獲得更全面的了解。
我們可以認清這個事實,一切事物都可歸結為買賣。值得注意的是,借貸同樣不可或缺。假設目前有大筆閒置資金。我們會希望把這些資金利用起來,讓錢來生錢。
要達成這個目標,可以將錢借給需要購買物資的人,例如用來購買開展業務所需的機器。借方手頭暫時沒有流動現金,但在購買機器之後,銷售成品就能賺錢,並償還資金。出借閒置資金的人為貸方,另一方則為借方。
為了取得貸款收益,貸方可設定借現金的費用。如果出借10萬美元,貸方可提出要求說:“借方要使用這筆錢,需在尚未還清本金時,每月向我支付1%的費用。 ”這1%的額外費用稱為“利息”。
以單利計算,也就是說,借方每月需額外支付1,000美元,直到本金還完。如三個月後還清,貸方將獲得10.3萬美元,附加其他指定費用。
透過出借這筆錢,貸方創建信貸,即與借方達成後期償還資金的協議。信用卡用戶會熟知這個概念。使用信用卡付款,這筆錢不會立即從個人銀行帳戶中扣除。即使帳戶沒有餘額也無妨,只要後續結清帳單即可。
有信貸,就有債務。貸方出借資金,而藉方產生負債。連本帶息償還完貸款後,債務自然就消失了。
銀行應該是當今世界最典型的貸款人。我們可將銀行視為貸方和借方之間的中間商(或經紀商)。這些金融機構其實既是貸方,也是藉方。
個人把錢存入銀行,是因為確定隨時能把錢從銀行拿出來。大多數人也都如此操作。如此一來,銀行持有大量現金,就可以放款給借方。
當然,銀行不會一次出借所有資金,而是遵循部分準備金制度運作。如果所有人同時要求提款,銀行就會出現問題,但這種情況極少發生。一旦出現了這種情況(比如說大家普遍對銀行失去信心),就會發生銀行擠兌,可能會導致銀行倒閉。 1929年和1933年美國大蕭條時期的銀行擠兌就非常典型。
銀行通常會以利率作為激勵,鼓勵他人將錢存入銀行。高利率對貸方更具吸引力,因為他們拿到的錢變多了。對於借方而言,情況則恰恰相反。低利率意味著,除去本金,他們無需支付過多利息。
信貸視覺化為經濟的潤滑劑,能讓暫時沒有資金儲備的個人、企業和政府提前使用資金。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這種方式有問題。但是,許多人認為支出增加意味著經濟蓬勃發展。
花出去的錢越多,就代表有更多人獲得收入。銀行傾向於向收入較高的人放貸,也就是說,這些人的現金和信貸資源更多。擁有更多現金和信貸,他們就能提高消費,從而讓更多人獲得收入,以此持續循環。
更多收入→更多信貸→更多支出→更多收入。
當然,這個循環不會無限持續。現在藉了10萬美元,就代表將來要還10幾萬美元。因此,儘管您的支出能力提高了,最終還是要透過減少支出來還清債務。
瑞·達利歐(Ray Dalio)將這個概念描述為“短期債務週期”,如下圖所示。他預測這些模式會在5到8年的周期內重複出現。
紅色代表生產力,隨著時間推移而成長。綠色則是可用信貸的相對金額。
那麼,我們究竟該關注什麼呢?首先,請注意生產力正在穩定提高。在沒有信貸的情況下,生產力是唯一的成長來源,畢竟只有生產才能創造收入。
在圖表的第一部分,我們可以看到,由於信貸,收入成長速度超過生產力,這會導致經濟擴張。擴張最終會停止,然後進入經濟收縮。在第二部分中,最初的“繁榮”過後,信貸資源大幅減少。因此,貸款變得難上加難,通貨膨脹開始出現,迫使政府採取補救措施。
我們將在下文中進一步探討這個問題。
假設每個人都能獲得很多信貸(上圖的第一部分)。他們會利用信貸,大量超前消費。但是,儘管支出激增,生產並沒有增加。事實上,商品和服務供應並沒有實質增加,但其需求卻有所提高。
接下來就會發生通貨膨脹,其表現形式是,由於需求增多,商品和服務價格隨之上漲。普遍用來衡量通貨膨脹的指標是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該指數會追蹤一段時間內消費者常用商品和服務的價格。
我們先前介紹的銀行通常是商業銀行,主要服務於個人和企業。 中央銀行是負責管理國家貨幣政策的政府實體。聯準會、英格蘭銀行、日本銀行和中國人民銀行等金融機構均屬於此範疇。這些機構的主要功能涵蓋:透過量化寬鬆政策來增發流通貨幣,以及調控利率。
如果通貨膨脹失控,中央銀行就會提高利率。利率提高之後,借款利息增加,借貸會喪失吸引力。由於個人仍需償還債務,支出會適時減少。
在理想情況下,較高的利率會促使需求減少,從而讓價格回落。但實際上,這可能會造成通貨緊縮。在某些情況下,這會很糟糕。
我們大致可以推斷出,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正好相反。我們將其定義為在一段時間內,由支出減少所導致的價格普遍下跌。支出一旦縮減,緊接著可能伴隨經濟衰退。請參閱《2008年的金融危機詳解》。
應對通貨緊縮的解決方案通常是降息。降低信貸借款利息,可以鼓勵個人增加借款。然後,隨著可用信貸增加,政府預計處於經濟環境內的各方將增加支出。
與通貨膨脹一樣,通貨緊縮可用消費者物價指數來衡量。
➟ 想要開啟加密貨幣之旅?立即前往幣安購買比特幣吧!
達利歐解釋說,以上展示的圖表(短期債務週期)是長期債務週期中的一個小週期。
長期債務週期。
上述週期模式(增減可用信貸)會周而復始。然而,在每個週期結束時,債務都會增加。最終,債務會變得難以掌控,從而引發大規模的去槓桿化,即個人試圖減債。這在圖表中則表現為債務驟降。
發生去槓桿化後,收入開始下降,信貸資源枯竭。個人無法償還債務,就會試圖出售資產。但是,由於許多人同時操作,資產價格會因為供應過剩而暴跌。
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導致股市崩盤。而在這個階段,如果利率已經為0%,中央銀行就無法再透過降低利率來緩解負擔,因為再降就會出現負利率。這種解決方案備受爭議,而且不一定奏效。
那該採取怎樣的措施呢?最直接的解決方案是減少支出並免除債務。但是,其他問題會隨之而來。支出降低意味著企業無法獲利,那麼,員工的收入就會減少。各行各業需要裁員,進而導致失業率攀升。
收入和勞動力縮減意味著政府無法徵收和先前等額的稅。同時,政府需要花費更多資金來養活越來越多的失業公民。由於支出超過收入,就會出現預算赤字。
有一個解決方案是開始印錢(印鈔機,衝啊!這個梗在加密貨幣圈內眾所周知)。有了可支配的資金,中央銀行就能貸款給政府,政府再嘗試刺激經濟。但這樣依舊問題叢生。
憑空印鈔增加了貨幣供應,就會導致通貨膨脹。這種災難性滑坡最終會造成惡性通貨膨脹,即通貨膨脹急劇加速,從而破壞了貨幣價值並引發經濟災難。只要了解過1920年代的魏瑪共和國,2000年代後期的津巴布韋,或是2010年代後期的委內瑞拉,就能明白惡性通貨膨脹的威力。
與短期週期相比,長期債務週期的持續時間要長得多。根據統計,每50至75年就會發生一次。
我們在本文中介紹了許多概念。達利歐的模型最終圍繞著信用的可獲得性。只要信貸增加,經濟就會蓬勃發展。信貸縮減,就會導致經濟收縮。這些事件交替發生,構成短期債務週期,而短期債務週期又構成長期債務週期的一部分。
利率會影響經濟參與者的許多行為。利率提高時,更合理的做法是儲蓄,此時支出不再是當務之急。降低利率之後,支出似乎才是更明智的決定。
經濟機器如此龐大,我們很難將其中的各類組件梳理清晰。但是,透過仔細觀察,我們會發現,參與者彼此交易,相同的模式長此以往會不斷地重複出現。
閱讀完本文之後,希望大家能對貸方與借方的關係、信貸和債務的重要性以及中央銀行緩解經濟危機的相關舉措有更深入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