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第一筆區塊鏈交易在比特幣網路中執行開始,數位貨幣的世界便發生了巨大的變化。除了眾所周知的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演算法之外,其他的共識機制以及在區塊鏈系統內達成共識的方法也開始被人們所熟知。
比特幣所使用的工作量證明演算法是當今最可靠且安全的演算法。但其並不具有真正的可擴展性。比特幣及其他基於工作量證明的區塊鏈網路在每秒事務處理(TPS)方面的表現有限。這種限制與比特幣依賴分散式節點網路有關,因為節點需要就區塊鏈的當前狀態達成一致。這意味著一個新的交易區塊在被確認之前,需要網路中的大多數節點進行驗證和批准。因此,比特幣網路的分散特性雖然提供了一個安全且無信任的經濟體系,但也限制了其在更大規模上的使用。
在每秒事務處理方面,權益證明區塊鏈通常優於比特幣。但是,這種差異並不明顯,而且權益證明網路並沒有真正解決可擴展性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權威證明便成了一種更為有效的替代方案,因為它每秒能夠執行更多的交易。
權威證明(PoA)是一種基於聲譽的共識演算法,它為區塊鏈網路(尤其是私有鏈)引入了實用且有效的解決方案。這個術語由以太坊聯合創始人兼前首席技術長 Gavin Wood 於2017年提出。
權威證明共識演算法運用身分的價值,這意味著,被選為區塊驗證者憑藉的不是抵押的數位貨幣而是個人的信譽。因此權威證明區塊鏈受到可信任實體的驗證節點保護。
權威證明模型依賴有限數量的區塊驗證者,這使其成為高度可擴展的系統。區塊和交易都由預先批准的參與者驗證,他們充當系統的管理者。
權威證明演算法可以應用於各種場景中,並且它被認為是物流應用的優先選擇。例如在供應鏈方面,權威證明被認為是有效且合理的解決方案。
權威證明模式使公司能夠在利用區塊鏈技術的同時保護其隱私。 Microsoft Azure是另一個實現權威證明的範例。簡單來說,Azure平台為私有網路提供解決方案,由於不需要挖礦,系統則不需要像“gas”這樣的原生代幣。
有部分人認為權威證明就是改良版的權益證明,因為它運用的是身份而不是貨幣。由於大多數區塊鏈網路的分散性,權益證明並不總是適合某些企業和公司。相較之下,權威證明可能是私有區塊鏈更好的結局方案,因為它的性能要高得多。
雖然條件可能因係統而異,但權威證明共識演算法通常需要具備以下特徵:
有效且值得信賴的身分:驗證者需要確認其真實身分。
成為驗證者的條件很苛刻:候選人必須願意投資並且以他們的名譽為賭注,這也降低了可疑驗證者被選中的風險,並激勵了長期投入。
驗證者通過的標準:驗證者選取的方式必須一致。
聲譽機制的本質是驗證者身分的決定。這不是一個簡單的過程,也不是一個可輕易放棄的過程。它必須淘汰不合格的成員。最終,需要所有驗證者都經歷相同的過程,以確保系統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對於權威共識的某種看法是它捨棄了去中心化。因此可以說,這種共識演算法模型只是為了提高中心化系統的效率。雖然這對於具有後勤需求的大公司來說,權威證明是一個很有吸引力的解決方案,但其確實也有一些缺陷 - 特別是在數位貨幣範圍內。權威共識確實具有高吞吐量,但是當可以輕鬆實現諸如審查和黑名單之類的事情時,不可逆性方面便是一個問題。
對於權威共識的另一個常見的判斷是,任何人都可以看到權威共識驗證者的身分。批判者認為,只有有能力擔任此職位的資深人士才會想要成為一名驗證者(作為公眾知曉的參與者)。然而,了解驗證者的身分可能會導致第三方介入操縱。例如,如果競爭對手想要破壞基於權威共識的網絡,他可能會試圖煽動輿論說驗證者有欺騙行為,破壞內部系統。
工作量證明,權益證明,權威證明都有各自的優缺點。眾所周知,去中心化在數位貨幣中受到高度重視,而作為一種共識機制,權威證明去除了去中心化以實現高吞吐量和可擴展性。權威證明系統的固有特徵與區塊鏈到目前為止的運作方式形成鮮明對比。儘管如此,權威證明也呈現出了一種有趣的機制,因此,作為新興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它不能被忽視,而且它可能非常適合私有區塊鏈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