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算,一般又稱為平倉,指的是交易所強制關閉交易者部位的過程。當交易者的槓桿頭寸的損失超過他們開倉時提供的抵押或保證金時,就會發生這種情況。此時交易所就會自動出售交易者的資產以彌補其頭寸,也就是所謂的強制清算或強制平倉,此舉也是為了保護交易者免受進一步的損失(我知道你很疑惑,先別急,我們稍後會解釋)。
清算一般發生在永續合約交易和保證金交易等交易活動。
具體來看,清算又可以分為部分清算和全部清算:
部分清算一般發生在初始保證金用完之前的早期階段。顧名思義,部分清算只清算一部分部位以彌補損失並維持所需的保證金水準。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加密資產的後續價格走向對交易者有利,就可能會彌補他們的損失。但是,如果價格繼續往不利的方向,這也會使交易者面臨更大的風險。
全部清算則更為直接,交易所會強行關閉整個部位以防止任何進一步的損失。全部清算雖然可以保護交易者免於額外損失,但這也導致交易者錯失彌補損失的機會。
現在我們來解釋為什麼說「強制平倉可以保護交易者」。
在極端的市場情況下,交易者很可能在短時間內損失全部的保證金。而如果此時交易所沒有強制清算掉交易者的帳戶,交易者會繼續“虧錢”,其帳戶金額將變成負值,也就是所謂的穿倉。
此時交易者不但拿不回保證金,反而會倒欠交易所一筆錢。而交易所也會擔心如果交易者不還錢,這筆損失將無法彌補。雖然有保險等措施可以降低這樣的風險,但這無疑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因此可以說強制平倉在某種程度上「保護」了交易者的權益。
清算價格的計算需要考慮多個因素,其中主要包括:槓桿倍數、入場價格、持倉大小和維持保證金比率。以下是計算永續合約中多頭和空頭部位的清算價格的一般公式:
多頭部位:清算價格= 入場價格/ (1 + (初始保證金- 維持保證金) / 持倉大小)
空頭部位:清算價格= 入場價格/ (1 - (初始保證金- 維持保證金) / 持倉大小)
其中:
入場價格:交易者開倉時的價格
初始保證金:開倉所需的抵押品百分比,通常計算為(1 / 槓桿倍數)
維持保證金:保持倉位開啟所需的最低抵押品百分比
持倉大小:部位的大小,通常以合約的基準資產為單位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公式是簡化的版本,在實際操作中,交易所可能使用更複雜的計算方式,因為也要考慮資金費率、費用和額外的保證金要求等因素。不同的交易所採用的公式可能略有不同,因此了解特定交易所的計算方法非常重要。
雖然計算清算價格的過程較為繁瑣,但好消息是,很多時候我們並不需要手動計算,大多數中心化交易所會在你的持倉介面展示你的清算價格以及此時面臨的被清算的機率。此外,部分交易所也會提供清算價格計算器,以Binance 為例:
在永續約介面,你只需要點擊計算器並選定“清算價格”,然後輸入槓桿倍數、入場價格以及倉位數量即可算出對應的清算價格,整個過程十分方便。
讓我們以多頭為例來看看清算是如何發生的。假設你的初始保證金為 100 美元,建立了 BTC 的 10x 槓桿,這意味著你借入了 900 美元,你的總頭寸為 1,000 美元。如果 BTC 的價格上漲 10%,你將從交易部位中獲得 100 美元的利潤。而如果你不開槓桿你的收益僅為 10 美元,此時槓桿放大了你的收益。
而如果 BTC 的價格下跌 10%,此時你的部位價值為 900 美元。如果下跌繼續增加,它將作用於借入的資金。為了避免借入資金的損失,交易所隨後會清算你的部位以保護借給你的資金。如果你在此之前不追加保證金就會被強制清算,也就是所謂的爆倉,你也將損失全部的初始保證金。
值得注意的是,強制清算通常還會產生額外的清算費用,這主要是為了激勵交易者在清算之前手動平倉。因此在實際情況下,考慮到清算費用的問題,很可能當 BTC 的價格只下降了 9.5%時,你的帳戶就已經被強平了。
總而言之,交易者在進行槓桿交易時必須仔細管理風險,並保持足夠的保證金水準以避免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