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需要自己支付任何抵押就能從陌生人那裡貸到款?這是可行的,但有一個前提:資金的發放和償還必須在同一筆交易中完成。這聽起很奇怪,是不是?如果貸款剛借到手幾秒鐘之後就要還回去,還能拿來幹嘛?
事實上,您可以在這樣的相同交易中呼叫智能合約。如果能夠透過借貸而來的資金賺取更多收益,即可在一瞬間還清貸款,並保留自己的收益。不過實施起來並不容易。請繼續閱讀,詳細了解DeFi生態系的最新功能。
目錄
在數位貨幣領域,許多人鼓吹要重塑傳統金融體系。 然而,在區塊鏈領域,有些懷疑論者可能並不認同這個觀點。但在這方面,確實有一些極具吸引力的基礎架構正在建構中。
實際上,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主要目標是在區塊鏈網路中實現一種無許可型、去中心化並且公開透明的金融生態系統。數位貨幣已經證明了,這個目標是可以透過資金來實現的。每天,像比特幣這樣的系統都在全球價值轉移中發揮作用。
新的DeFi技術浪潮可望更上一層樓。如今,用戶可以申請基於數位貨幣的貸款、以去信任化方式交易數位資產並將財富儲存於價格穩定度近似於法定貨幣的代幣中。
在下文中,我們將解讀一種特殊的貸款類別——閃電貸。我們很快就會看到,這些內容都是不斷發展的去中心化金融體系中獨一無二的新亮點。
大多數人都了解傳統定期貸款的運作方式。儘管如此,本文依然會進行簡單介紹,以便於後續比較。
無抵押貸款是不需要提供任何抵押品的貸款。換句話說,不存在一種您同意如果自己不還錢就會歸貸方所有的資產。例如,假設您確實想要購買一條價值3000美元,裝飾有幣安標誌的金鍊子。您自己手中並沒有可支配現金,但下週會領到薪水。
這時候您找到朋友Bob,解釋了自己迫切需要這條金鍊子的原因,因為它可以將交易收益至少提升20%。 Bob聽罷同意借錢。當然,前提是您在薪水到帳後立刻還錢。
他是您的好朋友,因此在藉出3000美元時並未收取任何費用。然而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這麼善解人意。不過話說回來,他們也沒有這樣的義務,對吧? Bob相信您會如約還款,但對於其他不認識您的人來說,他們不知道您是否會攜款跑路。
在提供無抵押貸款前,金融機構一般會進行信用審核。他們將查看個人徵信記錄(信用評分),評估借款人的償還能力。如果發現您曾經藉過數筆貸款並按時還款,他們可能會覺得這個人還挺可靠的,就把錢借給他吧。
此時,這家機構會放款給您,但通常會設定各種附加條款,即收取一定的利息。為了立即獲得資金,您需要在未來連本帶利償還貸款。
信用卡用戶對這種交易模式非常熟悉。若未能如期還款,就必須繳納相應利息,直至全額還款(包括其他費用)。
有時,擁有良好的信用評分還不夠。即使在數十年間如期償還所有貸款,有時也可能很難透過個人信用評級借得大筆資金。在這種情況下,申請貸款時需要預先提供抵押品。
如果您要求某個人為您提供大筆貸款,他們在接受這種請求時需要冒很大的風險。為了降低己方的風險值,後者會要求借款人共擔風險。他會要求您拿出自己的某項資產(可以是任何東西,比如說珠寶、房地產等等),如果您不按時還款,這項資產就會歸出貸方所有。這背後的理念是,貸款人可以藉此彌補一些自己的價值損失。簡而言之,這就是抵押貸款。
假設您想要購買一輛價值5萬美元的汽車。雖然Bob很信任您,但他不願意以無抵押貸款的形式借錢給您,相反,他要求您提供一些抵押品——您收藏的珠寶。假設您無法償還貸款,Bob就可以將您的收藏品收歸己有,然後出售。
我們可以將閃電貸理解為無抵押貸款,這純粹是因為借款人無需提供任何抵押品,也不需要通過任何信用評級或類似的審查。您只需要詢問出貸方能否出借價值5萬美元的以太幣——如果他們願意放款,借款人即可拿到相應的資金。
出貸方不擔心資金有去無回嗎? 閃電貸的還款必須在同一筆交易中完成。這有些抽象,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典型的交易模式,資金在不同的用戶之間轉移。這種模式的典型實例包括購買商品和服務,或將代幣存入交易平台。
然而,如果對以太坊有所了解,就會知道該平台非常靈活,所以有人把以太坊稱為可程式貨幣。閃電貸的交易“程序”可以分解為三大步驟:接收貸款、使用貸款與償還貸款。整套程序均在瞬間完成!
這一切都源自於區塊鏈技術的魔力。交易提交至網路後,這些資金可以暫時劃撥給用戶使用。在第二步中,用戶可以利用資金進行投資等活動。只要在第三步按時還款,用戶的資金活動便不受任何限制。否則,網路將否決這筆交易,資金將返還給貸方。實際上,就區塊鏈而言,出貸方始終擁有資金。
正因如此,出貸方不需要取得抵押品,智能合約程序會執行強制還款。
讀到此處,您可能會質疑為什麼要申請閃電貸?如果整套程序都在同一筆交易中完成,您可能根本無法拿這筆錢來購買蘭博基尼,對吧?
這確實不是貸款的真正目的。現在,我們將重點放在前文中交易的第二步,即使用貸款進行投資等活動。這一步的核心是將資金投入智能合約(或合約鏈),讓收益翻倍,最終在交易結束時償還初始貸款。如你所知,閃電貸的重點是獲得收益,
在有些用例中,可以輕鬆地實現這一點。顯然,在此期間您無法進行各種鏈下活動,但可以透過DeFi協議利用貸款賺取更多資金。最受歡迎的應用程式就是套利,您可以利用不同交易平台之間的價格差來獲利。
假設某種代幣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DEX)A的交易價格為10美元,而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B的價格為10.50美元。假設交易費用為零,我們在A平台購買十枚代幣,然後轉入B平台出售,則將獲得5美元的收益。雖然以這種方式無法買到私人島嶼,但它證明了大宗交易確實可以創造收益。如果花費10萬美元買入1萬枚代幣,然後以10.5萬美元成功拋售,收益將高達5000美元。
如果透過閃電貸獲得資金(例如:透過Aave協議),則可在去中心化交易平台運用這種套利機會。整個過程大概會是這樣的:
一切均在同一筆交易中完成!實際上,由於有交易費用,外加競爭激烈、利率較高和滑動價差等因素,套利帶來的利潤很小。此時,必須找到一種消除價差的方式,保證交易可以創造收益。與成千上萬名交易者競爭時,好運不一定總是相伴。
數位貨幣及其衍生出的DeFi仍然是一個高度試驗性的領域。當有這麼多的資金投入其中時,出現漏洞只是時間問題。在以太坊中,我們見證了極具代表性的2017年DAO駭客事件。此後,許多協議也在經濟層面遭受了51%攻擊。
2020年,攻擊者透過兩次引人注目的閃電貸攻擊獲利近100萬美元。兩次攻擊都遵循類似的模式。
➟ 想要開啟數位貨幣之旅?歡迎前往幣安買以太幣!
首先,借款方在dYdX(一款借貸DApp)中申請以太幣閃電貸。然後,他們將這筆貸款分成了幾部分,分別轉入另外兩家借貸平台:Compound和Fulcrum。
在Fulcrum(建於bZx協議)中,攻擊者利用部分貸款賣空以太坊,兌換包裝比特幣(WBTC),意味著Fulcrum現在要購入WBTC。此資訊繼而傳遞給另一種DeFi協定——Kyber,其在Uniswap(一種基於以太坊的主流DEX)中將對應訂單成交。然而,由於Uniswap的流動性較低,WBTC的價格大幅上漲,這意味著Fulcrum平台為購買的WBTC支付了更多資金。
同時,攻擊者使用剩餘的dYdX貸款又向Compound申請了一筆WBTC貸款。隨著價格飆升,他們借貸而來的WBTC在Uniswap平台成功翻倍,收穫了可觀的利潤。最後,他們也還清了dYdX提供的貸款並將剩餘的以太幣收入囊中。
這似乎是一項複雜而艱鉅的工作,甚至可能難以理解。但最重要的是,攻擊者利用了五種不同的DeFi協定操縱市場。難以置信的是,這一切都發生在用來確認最初閃電貸所花費的時間之內。
現在能確定問題出在哪裡嗎?答案是Fulcrum使用bZx協定。透過操縱市場,攻擊者可以欺騙市場,使其認為當前WBTC的價值比實際價值高出許多。
對bZx來說,這一周十分糟糕。僅僅幾天后,它再次遭到襲擊。攻擊者又獲得一筆閃電貸,然後將部分貸款兌換為穩定幣(sUSD)。您可能知道,穩定幣通常與法定貨幣的價格掛鉤。畢竟,它的名字包含USD。
智能合約的名字聽起來很智能,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它們不知道穩定幣的價格應該是多少。因此,當攻擊者(使用借入的以太幣)買入大筆sUSD時,Kyber中的sUSD價格隨之翻倍。
bZx認為sUSD價值2美元而非1美元。隨後,攻擊者拿到了高於bZx平台常規額度的以太幣貸款,因為他們的1美元代幣實際上具備2美元的購買力。最終,攻擊者成功償還最初的閃電貸並將剩餘資金盡數收入囊中。
姑且不論其行為是否合法,這種特殊的攻擊方式展示了攻擊者的“高超”手段,令人印象深刻。回顧他們所使用的方法,其實原理並不複雜。 bZx應該使用不同的價格預言機來取得其資料。但現實情況是,這種方式的詐欺成本非常低廉——攻擊者不需要大規模投資,沒有任何經濟上的震懾手段可以組織他們實施攻擊。
先前,企圖操縱市場的個人或團體必須持有大量數位貨幣。隨著閃電貸的問世,任何人都可以在幾秒鐘內變成巨鯨。另外,如前文所述,攻擊者在短短幾秒鐘內即可拿走價值數十萬美元的以太幣。
從積極的一面來看,這一領域中的其他參與者將從這兩次攻擊中汲取經驗教訓。那麼,有沒有可能還會有其他人再次成功實施攻擊呢?畢竟這種手段已經廣為人知了,不是嗎?不排除這種可能。從第二次攻擊可以看出,預言機還存在著許多弱點,消除這些漏洞依然任重道遠。
總而言之,這並不是閃電貸的過錯。具體來說,受利用的漏洞是存在於其他協議中的,閃電貸只是為這種攻擊提供了資金。這種形式的DeFi貸款在未來可能會湧現出許多有趣的實例,尤其是考慮到這種情況下貸款雙方面臨的風險都比較低。
作為DeFi領域的新生事物,閃電貸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無抵押貸款單憑代碼便可強制執行,開啟了新興金融體系的無限可能。
雖然目前的用例還十分有限,但閃電貸最終為去中心化金融的應用創新奠定了堅實基礎。
關於閃電貸或DeFi,是否還有其他疑問?請造訪我們的問答平台Ask Academy,幣安社群的成員們將耐心為您答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