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心理學認為,市場的走勢會反映參與者的情緒狀態(並受其影響)。它是行為經濟學的主要課題之一。行為經濟學是一個跨學科領域,主要研究經濟決策之前的各種因素。
許多人認為,情緒是金融市場變化背後的主要驅動力。投資者情緒的整體波動創造了所謂的市場心理週期。
簡而言之,市場情緒是投資人和交易者對資產價格行為的整體感覺。如果市場情緒積極,價格持續上漲,就會出現看漲趨勢(通常被稱為牛市)。相反的情況稱為熊市,即價格持續下跌。
因此,情緒是由金融市場中所有交易者和投資者的個人觀點和感受所組成。另一種看待情緒的方式,是將它視為市場參與者整體感覺的平均值。
但如同任何群體一樣,沒有任何一種觀點是完全佔據主導地位的。根據市場心理學理論,資產的價格往往會隨著整體市場情緒而不斷變化,而整體市場情緒也是動態的。否則,要進行成功的交易將會困難很多。
實際上,當市場上漲時,很可能是因為交易者的態度和信心有所改善。正向的市場情緒會導致需求增加而供給減少。反過來,需求的增加可能會引發更強烈的態度。同樣,強勁的下降趨勢往往會營造出一種消極的情緒,從而減少需求並增加可用的供應。
所有市場都會經歷擴張和收縮的週期。當市場處於擴張階段(牛市)時,就會出現樂觀、信念和貪婪的氣氛。通常,這些是導致強烈買入活動的主要情緒。
在市場週期中看到某種週期性或追溯性的影響是很常見的。例如,隨著價格上漲,情緒會變得更加積極,而這又會導致情緒變得更加積極,推動市場進一步走高。
有時,強烈的貪婪和信念會佔據市場,以至於形成金融泡沫。在這種情況下,許多投資者變得不理性,忽視了實際價值,僅僅因為他們相信市場會繼續上漲而買入一項資產。
他們變得貪婪,被市場勢頭沖昏頭腦,一心只想獲得利潤。當價格過度上漲時,就會產生局部的頂點。一般來說,這會被認為是最高的財務風險點。
在某些情況下,隨著資產逐漸出售,市場將經歷一段時間的橫向波動。這也被稱為分配階段。然而,某些週期並沒有明確的分配階段,在到達頂部後不久就開始了下降趨勢。
當市場開始轉向另一個方向時,興高采烈的情緒會迅速轉變為自滿情緒,因為許多交易員拒絕相信上升趨勢已經結束。隨著價格持續下跌,市場情緒迅速轉向負面。這通常包括焦慮、否認和恐慌的感覺。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把焦慮描述為投資者開始質疑為什麼價格會下跌的時刻,這很快就會到達否認階段。否認時期的特徵是一種不能接受的感覺。許多投資者堅持持有他們的虧損倉位,要么因為“現在出售太晚了”,要么因為他們還相信“市場很快就會復蘇”。
但隨著價格進一步下跌,拋售浪潮變得更加強勁。此時,恐懼和恐慌通常會導致所謂的市場投降式拋售(即持有者在接近最低點時放棄並出售資產)。
最終,隨著波動性的下降和市場的穩定,下降趨勢停止。通常情況下,在再次開始出現希望和樂觀情緒之前,市場會經歷橫向波動。這樣的橫向波動又稱為累積階段。
假設市場心理學理論有效,理解它可以幫助交易者在更有利的時機進入和退出部位。市場的普遍態度往往反其道而行:對買家來說,最高的財務機會時刻通常在大多數人絕望、市場非常低迷的時候到來。相反,當大多數市場參與者興高采烈且過度自信時,往往會出現最高的金融風險。
因此,一些交易員和投資者試圖透過解讀市場情緒,來發現其心理週期的不同階段。理想情況下,他們會利用這些資訊在恐慌時(低價)買入,在貪婪時(高價)出售。但在實踐中,識別這些最佳點並非易事。看起來像是局部底部(支撐)的可能無法保持,導致更低的低點。
回顧市場週期,並發現整體心理的變化趨勢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透過分析先前的數據,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行動和決策最為有利可圖。
然而,理解市場如何隨時間變化會變得很難,預測接下來會發生什麼就更是難上加難。許多投資者使用技術分析(TA)來預測市場的可能走向。
在某種意義上,我們可以說TA指標是用來衡量市場心理狀態的工具。例如,相對強弱指數(RSI)指標可以表明,一項資產會在何時由於強烈的正向市場情緒(例如,過度貪婪)而被超買。
另一個指標——MACD則可以用來發現市場週期的不同心理階段。簡而言之,這兩條線之間的關係可能表明市場動態何時發生變化(例如,購買力量變得越來越弱)。
2017年的比特幣牛市就是一個明確的範例,顯示了市場心理如何影響價格,反之亦然。從1月到12月,比特幣從大約900美元漲到了2萬美元的歷史高點。在此次上漲期間,市場情緒變得越來越積極。成千上萬的新投資者加入進來,陷入了牛市的興奮情緒。錯失恐懼症、過度樂觀和貪婪使得價格水漲船高,直到達到最高點。
此趨勢於2017年底至2018年初開始逆轉。接下來的回檔讓許多後期入市者損失慘重。甚至當下降趨勢已經形成時,不恰當的信心和自滿依然使得許多人堅持長期持有。
幾個月後,隨著投資人信心跌至歷史最低點,市場情緒變得非常負面。恐懼、猶豫和懷疑以及恐慌導致許多在最高點附近買入的人在底部附近出售,造成了巨大的損失。有些人對比特幣大失所望,儘管它的技術本質上並無不同。事實上,它正在不斷地被改進。
認知偏誤是一種常見的思維模式,常導致人類做出非理性的決定。這些模式可以影響個人交易者和整個市場。一些常見的例子包括:
大多數交易員和投資者都認為,心理會對市場價格和週期產生影響。儘管市場心理週期已是眾所周知,但應對起來並非總是那麼容易。從17世紀荷蘭的鬱金香熱到90年代的網路泡沫,即使是老練的交易者也很難將自己的態度與整體市場情緒區分開來。投資人面臨一項艱鉅的任務:不僅要理解市場的心理,還要理解自己的心理,以及這種心理如何影響他們的決策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