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列舉了一些購買或持有加密貨幣(無論代幣或通證)最重要的風險。
在購買這一環: 流動性風險:Crypto 市場非常容易遇到流動性不足的問題。也就是說某些幣種交易起來會非常困難,特別是對於非託管的 DEXes(例如 Uniswap/Pancakeswap)中的許多代幣。因為交易對池可以任意創建,且池大小並無最小限制,就有可能導致交易時候出現巨大滑點,無法實現想要交易的價格。 智慧合約風險:與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互動也存在巨大風險,主要風險包括:程式碼漏洞:智慧合約是自動執行的程式碼,一旦上傳到區塊鏈中便無法修改 。這些漏洞可能會引發執行一些意外的任務,從而導致投資者巨大的損失。 駭客攻擊:由於智慧合約極其靈活,能夠控制大量的數據,同時運行在區塊鏈上的程式碼邏輯無法修改,不僅繁榮了 DeFi 生態,也為 Hackers 攻擊者提供了機會。一項 2018 年的研究發現,每 20 個智能合約中就有 1 個有被攻擊的風險。據估計,由於智能合約安全缺陷而丟失或盜竊的總價值已經超過 10 億美元。這其中包括許多著名事件,如The DAO 被盜(360 萬枚ETH 被盜,價值超過10 億美元),Parity 多重簽名錢包攻擊(3,000 萬美元被黑客盜取)以及Parity 凍結錢包問題(超過3 億美元的ETH 永久鎖定)。 舉例:在 2016 年,發生了最有名的 The DAO 攻擊事件,駭客在其智能合約中發現了一個漏洞。他發現,透過「遞歸呼叫函數 recursive call function」 可以在合約 register 並更新餘額之前多次請求資金,使駭客能夠一次又一次地請求大量資金。這導致了價值數億美元的 ETH 損失(實際上是 ETH 總供應量的14%),並迫使以太坊社群硬分叉出了我們現在使用的新以太坊鏈。這次攻擊事件非常典型地揭示了智慧合約漏洞的危險,並促使區塊鏈開發人員更加謹慎地審查其程式碼以確保其安全。 監管風險:加密貨幣仍然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未經監管的資產類別。世界各國政府正在開始製定監管規定,但規則仍在不斷演變,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規定將如何影響加密貨幣市場的長期發展。可以透過 PwC 提供的 2023 年全球加密貨幣監管報告了解更多。 持有此一環: 高波動風險(非系統性風險/ Alpha ):由於流動性匱乏(盤子小)、缺乏監管、沒有開盤收盤(24x7)、沒有漲停跌停的限制,crypto 的價格波動性可能會非常劇烈,導致持有人倉位可能會迅速貶值,尤其是對於一些meme 幣種,加上他們流動性嚴重不足,其生命週期可能在幾個小時內結束(從價格幾百倍的暴漲到歸零)。 高波動性的價格 GM 價格 市場風險(系統性風險/ Beta):整體市場情緒可能會影響加密貨幣的價格。比特幣和以太幣目前是加密貨幣市場的基準,分別佔據整個市場的 41% 和 18%。全球金融政策(如利率調整)、監管消息和負面報告等可能會導致需求下降,從而導致加密貨幣價格下跌。 Crypto 大盤情況 錢包安全風險:通常,Crypto 儲存在數位錢包中,這些數位錢包可能容易受到駭客攻擊、盜竊和其他攻擊,可能會損失所有資金。透過 Certik 提供的 2022 年加密貨幣錢包安全事件年度回顧可以了解更多關於加密貨幣錢包事件的信息,其中涵蓋了 Slope 處理私鑰不當和 metamask 的 iCloud 備份等大規模錢包安全事件。加入私鑰保存風險。 總之,在投資 crypto 之前,TokenInsight 提醒您應認真了解這些相關的風險並 DO YOUR OWN RESEARCH (DYOR),這非常重要。此外,您應始終謹慎使用數位錢包(找靠譜的用),操作時候養成好習慣,以最大程度地減少因黑客攻擊或盜竊而造成的損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