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交換是一種基於智能合約的技術,無需中心化市場或其他中介機構即可實現不同加密貨幣的交換。原子交換也稱為原子跨鏈交易,涉及一種加密貨幣與另一種加密貨幣的交易,即使它們運行在不同的區塊鏈網路中。
原子交換的概念由Tier 於2013 年首次描述。諾蘭。它被視為一種創新技術,允許獨立各方直接從其地址(或加密貨幣錢包)交換加密貨幣單位。儘管 Tier Nolan 通常被認為是原子交換的創造者,但執行跨鏈點對點交易的想法在此之前就已經被討論過。 2012 年,Daniel Larimer 提出了一種名為P2PTradeX 的去信任交換協議,該協議被許多人認為是原子交換技術的原型。
使用原子交換的主要優點之一是安全性,因為使用者在任何時候都不需要提供或使用他們的私鑰。這種技術的另一個好處是不需要中心化交易所,從而大大降低了成本(沒有存款、提款或交易費用)。
此外,原子交換可以防止欺詐,因為一方無法勒索另一方。從技術上講,該技術依賴於哈希時間鎖合約(HTLC)和雜湊函數。 HTLC 智能合約確保互換要么全部發生,要么根本不發生。
換句話說,合約有截止日期,要求參與者結算或取消預定時間內的原子交換。因此,只有雙方都確認其有效性,原子交換才算完成。確認是透過使用加密雜湊函數來完成的。
例如,假設 Alice 有 5 個比特幣,但想用它們換取 BNB。擁有 BNB 的鮑勃願意進行交易。透過使用原子交換技術,他們能夠在不依賴可信任第三方的情況下進行點對點交易。這本質上意味著在不同的區塊鏈上運行的兩種不同的代幣可以在沒有任何干擾的情況下進行交易。